於卦變為坤,重坎,於爻變為一陽。爻卦?初二互易而變。九二主用,五隂之情皆繫於二。二為大將,四為全師之將,三為敗師之將,初為出師,上為班師賞功,五則命將之主。
【原文】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坤為地,坎為水。水涵地中,鑿之則水見;比閭族黨,致之則為師。此卦之取象也。言其義,水浩渺無際,地能容之;性善決潰,地能蓄之。君子體地水之象,率土之民,皆受而無外;品物繁衆,皆蓄聚而致養。
師,貞,丈人吉,無咎。
五隂羣聚,一陽統之,有師之象,故卦名師。
兵師征伐,聖人將以正天下也已?;虿徽缯撕??故以貞先之。丈人,尊老厚德之稱。年少寡謀,輕銳嗜殺,必得丈人而後可。秦穆用蹇叔則吉,用孟明則喪敗是也。兵,兇器;戰,危事。寧能免咎?唯得吉咎,乃可無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師之為言衆也,貞之為言正也,此析師、貞為二義。能左右之曰以,能以衆正,此合師、貞為一義。以我之正,正彼之不正,宜乎朝覲訟獄,從之者如歸市,可以為君為王矣,此釋師、貞,丈人吉。剛中而應,指九二,是為爻變;行險而順,指坎、坤,是為卦變。九二以一陽統衆隂,衆隂或在王所,或據高位,或在事外,位殊者情亦異,豈肯一心駢首受制於我?唯九二以剛居中,與五正應,而衆隂莫不我從,此有帥師之位。驅人 鏑,勝敗靡常,小不敬謹,則棄師爛民,辱身亡國,險孰甚焉?故奉辭致討,必行天下之大順。牧野之師,血流漂杵,雖受之,旅也。聖人一視同仁,謂之毒天下可也。八百之國,不期而會,吉慶大來,何咎之有?此有帥師之德。斯人者,師尚父以之。烏喙狶苓,非養生之常,善醫者順而用之,雖毒而病良已,亦以是夫!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初爻為卦之初,出師為師之初。否臧,不良也。
起師合軍,必勒其部伍,使無犯命,和其卒乘,使皆輯睦,然後內則師行不擾,外則陿覆不能害,可以救無辜而伐有罪。不然,則兇敗立見,故不可不謹於其始。周官大司馬合軍而首行禁令是也。
【原文】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失律所以釋否臧。否臧云者,失律之謂也。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五隂為師衆之象,二在下卦之中,為在師中。周官典命: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天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非剛明無以建功,非柔和無以輯衆。九而居二,乃處柔用剛之臣;六而居五,乃履剛用柔之君。六五虛懷無我,使二專帥師之任,於是二為得君中正之丈人,吉其宜也。用卦之主在此爻,其吉亦在此爻,故言吉無咎,與卦辭同。三錫命於在師之時,所以示優縟而隆威望,不待師旋正功之際。
【原文】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以一陽統衆隂,非承大君寵任之專,則衆隂必為讒間以胎喪敗。爻辭無此意,聖人特?之,謂九二之得吉,由於六五之天寵。裴度得君,乃克平蔡,以中人監軍而僨師者緫緫也。神哉聖言!已揭鑑於二千有餘歲之上。四征弗庭,所以綏兆民;錫丈人命,所以懷萬邦。懷萬邦,則莫不面內鄉化,無有梗吾治者,可以寢兵不用。是丈人能致吉於一時,大君能流吉於後世。
六三:師或輿尸,兇。
周官大司馬:若師不功,則厭而奉主車。肆師:凡師不功,則助牽主車。是奉主車者,大司馬之職,肆師助之而已,不得專也。三之輿尸,本非其職,故云或。又一說,易中言輿,皆取象載物,無輿人之義。祭之尸以人,而主用木,是主自主,尸自尸,非尸即主也。如羲和尸厥官,彘子尸之,則尸訓主,亦非尸即主也。如尸而追盜尸女,於是則指言死者。若以大無功之義推之,恐如秦封殽尸,楚收晉尸之類,封與收皆須輿之以往。輿尸,帥師者之事也。三位高足以陵二,柔佞足以媚五,故五或使之。肆師而為大司馬,政令二三,人誰適從?此荀林父所以敗,不兇何待?如別說,是六三輿喪師之尸,義自通。
【原文】象曰:師或輿尸,大無功也。
小小挫敗,兵家所不能免,然不致為大體害。若帥師而莫適為主,是不止無功,而至於大無功矣。以無功釋兇,而必曰大,聖人戒之甚切。
六四:師左次,無咎。
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豐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凡車,勇士居右,以右主用也。次如次于召陵,未即用也。左次之師,非別師也。軍將之下有師帥、旅帥,蓋屬於軍將而別行者。四重柔,非六三之比,左則不主於用,次則不敢專制,聽命於將而為進退,雖不能立功,然不至敗軍,故無咎。
【原文】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師不當鋒擊賊,乃次於無用之地,師之咎也。然迫於君而遠於將,則左次固六四之常。未失其常,咎斯可免。不然,即有六三之兇。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周官大司馬虞人萊所田之野,則田乃獵禽之所獻;禽以祭社,則禽乃所田之獸。以九伐之法正邦國,則田以象所伐之國,禽以象所伐之君。五為父,二、三為子,陽為長,隂為季。長子,九二也;弟子,六三也。陽位亦可稱子,好生之德被于鳥獸,然田獵所以備禮,不得已也。泰平之化浹于萬國,然詰兵所以禁暴,不得已也。唯不得已,故凡征討必奉辭以行,使我之師徒知我之于役志在伐罪,非以逞威,彼之人民知我之往伐固有主名,非敵百姓,而後我師直而彼聽命。此利在執言,為帝王弔伐之師,彼勤王以圖霸、仗義以擊敵者,乃執言之罪人也。九二言吉無咎,六五不言吉者,兵戎之事戕民至慘,儻有窮黷之君興甲兵、危士臣以求所大欲,將持此以藉口,故特特致戒,謂帝王以不忍人之心為不嗜殺人之舉,乃僅止於無咎耳。況六五命將之主,而隂柔不斷,左右又皆柔佞傾險之人,寧保無委任不專之患?故重舉六三爻辭,謂能命長子以帥師猶不得吉,若弟子輿尸則正乎兇,聖人事事垂戒如此。
【原文】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二居下卦之中,位之中也。以剛居柔,德之中也。以中行師,其長子之謂乎?大君垂拱南面,凡治亂成敗,唯所使之當否。三不當其位,烏得無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大君,六五也。周官:軍將皆命卿,開國者出封為諸侯,師帥皆中大夫,旅帥皆下大夫,承家者大夫之采邑。卦多隂,為小人。
師至上而終,凱旋告至,舍爵策勲。凡將帥有功者,大君布命,次第封賞,以建國家。知勇之人,不能皆全材用於戎行,有將帥節制於上,未見其害。今為國為家,有民人,有社稷,則不可屬之小人。此卦一陽在下而統羣隂,聖人慮其專也,故言王於二,言大君於終,蓋他卦所無,所以謹君臣之分者嚴矣。上為歸馬放牛,示天下弗服之時,故六爻唯上不言師。
【原文】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聖人不為。況庀職有難易,立功有高下。大君之命,非例加襃寵,無所區別,必先論正其功,乃班封爵。後世以詐用兵,反受上賞者,不能正功者也。帝王之師,征弗庭以平邦國,使復有小人,則禍亂必作,而邦國不得其寧。爻辭言勿,釋辭言必,所以示必然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