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32卦-恒卦?雷風恒卦(巽下震上)-[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四》

[宋]耿南仲|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32卦-恒卦?雷風恒卦(巽下震上)

【周易下經】第32卦-恒卦?雷風恒卦(巽下震上)-[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四》

?【巽下震上】

【原文】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原文】彖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此恒之所以為常也。夫柔上而剛下,雷風相薄,剛以動而柔之不應,是有時而然也,非常也。蓋剛上柔下而位定,剛柔相與而氣通,巽而動則理順,剛柔皆應則情和,所以能久也。夫物不可以久居其所,則當未為無咎,惟久於其道,是以亨無咎而利正也。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也。所以常久而不已,非一定而不變之謂也,亦運動變化,終則有始而已。故曰: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夫日月得天能久照,四時變化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亦若此而已。故體道之經,猶日月也;應世之權,猶四時也。是以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矣。且鐫金礱石,久而後成,固其所也。天地萬物之情,所久不同。天地長久而不已,萬物盛衰之不窮,而萬物之小年大年,各安其分而不相參。又有所久中者,有久非其位者,其不同如此。故曰:觀其所常,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原文】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惟道為無方,於德則有方,故傳或稱仁方,或稱義方焉。立其仁義之方而或易,則必一出一入,塗巷之人也,安可以為常?聖人不然,體日月之運行,四時之變化,則方圓無常,以和為量矣,是以又惡其執方也。

【原文】初六:浚恆,貞兇,無攸利。

【原文】象曰:浚恆之兇,始求深也。

古者君臣朋友之際,未嘗不相求以竭誠盡節,至有相要以死者。然則求人非不可以深也,惟情意之未通,恩信之未結,而遽求焉,則人之所不堪也。初六之求深矣,在於此,是以貞兇,無攸利也。

【原文】九二:悔亡。

【原文】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君子亦有時而過,亦有時而不及,所以應變則然也。其卒歸宿之地,則中而已,則是中者可久之地也。二能久中,得其所久,其悔亡也。

【原文】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原文】象曰:不恆其德,無所容也。

常其德,則其守道也固,其進道也篤。彼不常之人,其有聞也,若存若亡;其有行也,一出一入。雖得之,必失之矣。夫衣服不貳,從容有常,則為萬民之望。既不常其德,則萬民何望焉?承之者羞,理亦宜也。近而承之者羞,則遠者無不棄,故曰無所容也。

【原文】九四:田無禽。

【原文】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田者,興事之大者也。禽,可獲之物也。大事興而不得可獲之物,以久非其位故也。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是以動而有獲矣。久非其位,則身且危而不安,何從而得禽哉?

【原文】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原文】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然則有常者,蓋善人之次也,其視君子與聖人蓋遠。

矣聖人地而惟

常是人則以之言,夫子則以之分,有宜不?

【原文】上六:振恆,兇。

【原文】象曰:振恆在上,大無功也。

物不可以終止,故既濟終上,則其

【闕】

振,常兇。夫動惟厥時乃有功,振以

周易新講義卷四

<經部,易類,周易新講義>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