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二》

[宋]耿南仲|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

【周易上經】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二》

?【兌下乾上】

【原文】履虎尾,不咥人,亨。

【原文】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老子曰:善行者旡轍跡。聖人之遊人間世,不欲其有轍跡。有轍跡,所謂畫地而趨也。畫地而趨,亦已殆矣。而履者,跡所出也。是以聖人之於履,常若履虎尾然也。然能以說應之,是以亨焉。乾健而不可犯,虎之象也。履而不見咥者,為其以柔履剛而應乎乾,所以亨也。聖人之所謂說者,非務可人心而為柔從也。以卦考之,聖人之所謂說者,剛中而柔外,所謂內直而外曲者也。其說不如是,則為顛、為躓、為傾、為失,何能亨哉?在下以柔履正,則和說而能以履位矣。上雖宜以剛健,然不可過而恃乎已,當以中正而符乎剛柔之節也。故曰:剛巽乎中正而志行。九四以柔麗乎中正,故亨。剛以中順為節,則小人不得為之疾矣。小人之於人,猶耳之有充,目之有翳,雖有光明之資,亦為之蔽矣。不疚于小人,則光明自若也。履非特貴賤履位矣,君子小人各履位,故其言及此。

【原文】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聖人弱其志,故善下;衆人強其志,故好陵也。非辯上下以定之,則志莫定矣。天地尊卑,是以辯上下,而象有取於上。天下澤者,澤有說意。使民說於下,志所定也。

【原文】初九:素履,往,無咎。

【原文】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近君而不得中,則有愬愬之懼;其失位在下,則為素履而已。夫履不處也,雖旡與為偶,亦獨行其願。不如是,則素隱者也,非素履也。

【原文】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原文】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近君而不得中,則有愬愬之懼。九二遠于君而又得中也,故曰履道坦坦。言安行而不為險之所?,前不得阻之所礙也。理人之道,散而成章,則能使天下文明焉;合而成體,則非徒天下之無文也,吾亦將素履,亦非徒天下之不明也,吾亦且為幽人貞吉者,以中不自亂,無遜言屈身之事故也。

【原文】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原文】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視欲正,視而不正,則眇者也。行欲中,行而不中,則跛者也。故歸妹之九二,則為眇能視。初九之不中,則為跛能履。履之六三,既不正,又且不中,故眇能視、跛能履兼焉。九二幽人,則不自明而已。眇能視,則不足以有明也。初九獨行願,則無與行而已。跛能履,則不足以與行也。不足以有明,則見險不察矣。不足以與行,則避難不速矣。是以履虎尾,遇咥人之兇也。其明不足以見微,其行不足以經遠,志剛而已耳。是武人為於大君,而不足言兇,則以武人者行事于兇者也,豈復以兇害為恤哉?

【原文】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原文】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四處乾體之末,履虎尾者也?;⒅帘┒豢煞福粦哉f而得亨,履之能懼而終吉,是說之道無往而不入,懼之道無往而不克也。

【原文】九五:夬履,貞厲。

【原文】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夬之所以決者,以柔上乘而不履位也。今剛柔履位,則旡所事決矣。而九五猶以夬履,是于貞為厲也,厲不至於兇也。六三之兇,以位不當;九五之厲,而已以位正當也。蓋履者,以柔履,以說應,而九五以剛決,其有咥人之兇也。惟位正當,是以有厲也。

【原文】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原文】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履道成矣,聖人之于成也,欲履省焉,故視履考祥。祥,在天者也。以言考祥,則以謂履在下而應在上,不可不戒懼也。夫履者,跡之所出,惡跡愈走,不如反?以息跡,是以其旋元吉,而象以謂大有慶也。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