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辨畫卷十
潁川連斗山撰
隨卦:?【震下兌上】
象抄曰:前此皆男女分而用事,此二卦始有男女之合。隨自否之上九來而為初,蠱自泰之初九往而為上。故邵子曰:泰到盛時方是蠱,否從傾處即成隨。是隨、蠱、否,泰之初變也。
隨:元亨(句)。利貞,無咎。
此卦向以已得物隨為解,夫以隂隨陽,以女隨男,自是正理。但此卦自否而來,以上九易初六卦象,又隂上陽下,女先男後【兌為少女,震為長男】。明明是以剛隨柔,以下隨上,所謂時也。時則不得執隂隨陽、女隨男之常理矣。故卦之為隨,斷當以隨人為解。卦中三剛雖俱下柔,而初九得正,尤為成卦之主,即乾之元也。向在否時,天地閉塞,其不亨可知。今自上而下,天地交通,以是隨人,自能有以友天下之善士而亨。但初之所應者四也,而三四兩爻位皆不正,不正而為初所隨,咎不免矣。故三必易乎四而居於貞,而後四乃無咎也。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下遐嫁切。說,音悅】。
卦名隨者,此卦自否而來,以乾上之剛,來而下於坤初之柔,是隨象也。卦德內震為動,外兌為悅,下動而上悅之,乃隨義也,故卦名隨。卦辭曰大亨貞無咎者,否塞之時,上下不交,內外不通,物幾不知所隨矣。今剛乃自上而下於初,大者亨通而應,亦貞而無咎,是向之上下不交,內外不通者,已於初而一變也。夫變者,趨時者也。時既當隨,則不必徧期各爻之相隨,而乾五以下,其誰不相隨乎時哉?【震為春,兌為秋,三四易位,離為夏,坎為冬,自乾五以下,皆隨時得正,故曰天下隨時】。夫以一剛下而隨時,而各爻皆隨其時,如此則隨時之義,良非小巳【自王氏肅將隨時改為隨之,隨時之義改為隨之時義,後人遂將經亦解為物來隨,已誤甚】。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兌澤在上,震雷在下,是澤之中有雷也。夫雷何以在澤中?蓋雷與龍常相依,雷之鳴必有龍以施雨,龍之奮必有雷以伸威,故震卦為雷,亦為龍。今雷在澤中,即龍在澤中也,此隨象也。君子體此,知龍之飛騰變化,亦隨時而休養故已。雖憂勤惕厲,亦嚮晦而宴息【兌在西,互離為日,日在西,向晦之象?;ベ銥槿耄ヴ逓橹?,入而止息之象】。此亦一夕之潛龍勿用也【澤中有雷,與雷在地中似無以異,而取義不同,何也?蓋雷在地中,十一月之雷也,其時為冬,其入也深,故先王法之,以至日閉關,晝而養一歲之陽也。澤中有雷,八月之雷也,其時為秋,其入也淺,故君子法之,以向晦宴息,夜而養一夕之隂也】。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此爻自否之上九來居於初,為卦之主,所謂官也【主器者莫若長子】官在於上,位本不正,今降而在下,其位始正,是官能變不正以趨於正也。能變不正以趨於正,故吉也。顧官之自上而變,以時在當變,故變而隨時耳。第當此晦盲否塞之初,茫茫四顧,亦何所隨?欲近隨乎二,而二以燕昵,不可隨。欲遠隨乎五,而五以攀援,又不可隨。所以然者,以其非正應,為初所當隨者也。然初所當隨者,又以敵應而不相與,可若何?必也以正自守,待三之出門交於四【艮為門,三在門內,與四相易,故曰出曰交】。然後已得與四隂陽相應,有相隨之功也。此爻乃發明元亨之義,而利貞無咎之義亦該【此爻有謂初九無應可隨則隨者,卦既以隨為義,豈有剛來下柔為卦之主,乃絶無一定之隨者?有謂初當變隂以隨九四者,他卦亦有如此取義,皆為爻位不正者言耳。今剛來下柔,爻位方正,豈有變正為不正以隨於人者?至以初隨二之說與下柔義似乎相合,但証之出門有功之象,二四互艮為門,初二俱在門內,不得云出,亦不得云交,且以陽隨隂,更不得謂有功。此卦異說最多,故姑辨數條以正其義】。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官者主一而不變,官而有渝,何以云吉?以其變不正而從正,故吉也。出門交有功,或疑其待交而隨,未免有失,不知從容以俟正應之合,無失也。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此爻所謂係者,係三也。所謂失者,失五也。蓋二五中正,本相應與,故稱丈夫。六三隂柔,又兼艮體,故稱小子。六二柔順中正,何至係小子、失丈夫?因二與六三相比而近,與九五正應而遠,人情易於舍遠而從近,故預為戒之。若曰:若係者,在三之小子【三居巽體為繩,二切近之,有係之之象】。斯失者,在五之丈夫,棄者大而取者小,得者少而失者多,可勿戒哉?此與同人于宗吝一例【此爻虞氏以係小子為係五,失丈夫為失四,以五居兌少,故曰小子也。試思四亦居兌,獨非小子耶?況兌為少女,亦不得以小子稱,至五之君位,不可為小子,四非應比,不可為丈夫,又不足論矣。《本義》、《程傳》皆以為係初失五,五為正應,以為丈夫,最確。但初九陽剛震體,於象為長子,於卦為主爻,以小子鄙之,可乎?況陽大隂小,易之通例,以陽為小,似亦未安。來氏以為係三失初,二三相比,隂柔同類,以為小子,是矣。但初九雖剛,非其配偶,以為丈夫,亦未確當。蓋六二本有正應,與六三之無應者不同,未有捨正應而別尋近比者,況隨之為義,以下隨上,不從在下之初九而以為失,然乎?】。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六二柔順中正,豈不知正應之當隨?但恐近係於三,以為得此併可以得彼。不知人祇一心,心祇一理,係乎小子,必失乎丈夫,弗能兼與也,故爻辭戒之。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六三失位無應,下比六二,上比九四,以當隨之時,故舍二隂而從四陽,有係丈夫失小子之象。但以情相結謂之係,以道相從謂之隨,三之於四,是係之而已【三五互巽為繩,三正當繩際,故有此象】。非隨也,若能不為係而為隨,則三四易位,下與初應,有求何所不得乎?【三互巽為近,利市三倍,故曰有求。得】為六三者,亦利於居四之貞而已矣。卦曰利貞,此之謂也【在震動之上,故曰求。在艮止之中,故曰居】。
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舍音捨】。
人之相隨本乎志,三之志在乎丈夫之剛強,而不在小子之柔弱,故係四之丈夫而舍二之小子也。下謂二,以位言之,四上而二下;以體言之,陽上而隂下;以分言之,亦貴上而賤下也。三互長坎,故曰志。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陽剛居尊,九四承而隨之,自可以得君行道而有獲矣【互艮為手,獲之象】。但九四以剛居柔,處位不當,豈可以其有獲而失其正而不求乎?然三四易位,得其正矣,而又不免有舍五應上之兇,則奈何而要之無難也?夫人值進退兩難之際,惟在乎自盡耳。如其開誠布公而有孚,奉公守法而在道,以如是之明,處此時之位【三四易位,三互為坎,故有孚。震為大塗,四居其上,故在道。三四易位,三又為離,故以明】。不但無兇,咎亦何有哉?此爻正發明卦中利貞無咎意【自虞氏、王氏以隨有獲為獲三,後人遵之,其意以為隨五,則與貞兇二字費解耳。抑知卦之為隨,以下之隨上,後之隨前也。若以有獲為獲三,則隨亦必為隨三,是以上隨下,以前隨後,非隨之義矣】。
象曰:隨有獲,其義兇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義字釋貞字,功字釋無咎。言隨有獲而又云兇者,當隨五之時,又有上六之應,揆之於義則兇也。若內有孚而外又在道,是其心明於剛柔之分,隨且有功也【此功字正是點明初爻有功】何兇焉【四句,一氣串下分釋者非。有孚在道郎,是明分三項者,亦非】。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陽剛中正,為隨之主。凡天下之嘉謨嘉猷,皆其所樂隨者也。合觀全卦,自三四易位而後,各爻皆已得正。合一卦之嘉賓嘉客,皆隨於五五。於此唯有積其至誠以孚之,而已有孚于嘉之象。夫君德莫大於從善,孚于嘉,是即舍已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者也,吉何如之?傳曰:亨者,嘉之會。此嘉字即嘉會之嘉,所以發明元亨之義也【向以嘉為六二,六二柔順中正,不為不嘉。然按之卦象,無確義可取。且以五之中正專孚於二,於道亦狹,於位亦倒,非隨義也。或又執以下隨上之說,謂孚於上六,上六用亨西山,德非不美。然按之卦象,亦無確義可取。且以六二之中正不以為嘉,而乃以卦外無位之上六以為嘉,於位雖順,於隨道尤狹矣】。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不曰以正中,而曰位正中者,見五以聖人之德居正中之位,位中則有孚【三四易位,五居坎中,故有孚】。位正則能孚,是以孚于嘉而獲吉也。此五之以孚為隨,而不同於在下之隨也【五與初皆為卦主,故兩爻皆吉】。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亨,如字】。
上六居隂得正,處卦之極,前無可隨,下應六三,而三當互艮之手,互巽之繩,一若拘係之而不得相應,而上又以居位之正,倒巽之繩,一若維縶之而不與相應【兌為反巽,故亦有繩象,維亦係也】。當隨之時,而所處若此,非隨時之義矣。幸與孚嘉之王【王謂九五】相比,王用其所亨者【即元亨也】。以亨于西山,使三四易位,解其係以開其維,則上三相應而隨道克全矣。西山者,上兌在西,三四俱居艮中為山也。亨者,使三四易位,彼此相通,并上與三亦通也。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上六居無隨之地,既以得位而不可動,而正應之三,又以拘係而不能動,是上於隨之道為窮也。此九五所以用亨于西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