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程子曰:無妄之謂誠。然則誠即無妄矣。朱子中庸解誠曰:誠者,真實無妄之謂。今解無妄曰:實理自然之謂。是知無妄即誠也,誠即無妄也。曰誠,曰無妄,一理而互其名爾。
實理自然,實對妄說。實則自然,妄則非自然矣。自然者天也,非自然者人也。是知實者天理之自然,妄者人為之使然,故曰實理自然。
蒙引曰:實理不假人為,故曰自然,尤切。
實理自然謂之無妄,一有期望之心,則非實理自然而為有妄矣。然則無妄二字,實該無所期望之意。本義謂其義亦通者,此也。
蒙引曰:無妄、無望,二義固異矣。然無邪妄之心,惟盡其在我,而於吉兇禍福皆委之自然,亦未嘗有所期望也。人而有所期望者,即邪妄之心也。其卦自訟而變,九自二來而居於初,剛德在內,內不妄也。又為震主,震為動,動不妄也,故其卦為無妄。
動而健,則勇於義而不屈於物欲。九五以剛居中,在巳正也;下應六二,柔順中正,所應正也,皆正之道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無妄固有元亨之理,況其卦動而健,剛中而應,又有是善,故其占當得大亨而利於守正。若其匪正,則有災眚而不利有攸往,何也?匪正則非無妄,且與本義之善相背故也。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
剛自外來而居內是一意,剛德在內,心不妄也。為震主是一意,震之德為動,動不妄也。彖傳總以一句包之曰: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此題極難作,若作二項講則破碎,作一項講又不得意思出。予當初入,試分二項:
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大亨以正,看來當兼卦變說方是。觀本義以卦變、卦德、卦體言卦之善,可見矣。本義不分卦變、卦德、卦體釋卦名、卦辭者,正以卦變亦管卦辭元亨利貞爾。
蒙引曰:合而觀之,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也,動而健也,剛中而應也,皆正道也。故其占大亨而必利於貞者,乃天之命也。何也?正則無妄,無妄誠也。誠者天之道也,而天祐之矣,故利正者天之命。匪正則為逆天之命,故曰天命不祐。
無妄之往,何之矣?謂所以無妄者正也。既云無妄,而乃以不正往,則為有妄矣。欲往,何哉?何也?大亨以正,天之命也。不正,則行拂乎天,而天不祐之矣,亦何往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天下雷行,震動發生,萬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與之以無妄也。先王法此,以茂對時育萬物,因其所性而不為私,亦是物物與之以無妄也。聖人參天地,贊化育,於是可見。茂,盛也,大也。此字不輕下,有大用力之意。
萬物之生,各有其時。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鰥寡孤獨有養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不時不食。如此之類,不能悉數,是皆先王對時育物之功也。會試程文講對時不切。
初九,無妄,往吉。
以剛在內,即彖傳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此卦之所以為無妄也,故曰誠之主。此爻當以彖傳看。
無妄,誠也,至誠未有不動者。如是而往,以上則得君,以下則得民,以內則順親,以外則信友,事無不立,功無不成矣,何往不吉!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得志,解吉字。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六二柔順中正,在無妄則是因時順理,而無私意期望之心。蓋凡職分之內當為者,皆盡分以為之,而此外利害得失,皆所不顧。象似農田之人也,不去耕也,不望穫也,不去菑也,不望畬也。蓋無所為於前,亦無所冀於後,自始至終,一無所計較之心也。然不謀其利而自有其利,不計其功而自有其功,故占者如之,則利有攸往。是必謀無不遂,功無不成,無人不可處,無地不可居,天下之事業,皆無心者能致之,汲汲於得者,未必能得也。
田必耕然後穫,必菑然後畬。其耕也,正以望穫;其菑也,正以望畬。豈有不耕穫、不菑畬之理?為此語者,特以明自始至終,絶無營為計較之心焉爾。
蒙引曰:如為人臣而事其君,盡吾為臣之道爾,非懷利以事其君也;為人子而事其父,盡吾為子之道耳,非懷利以事其父也。然雖不謀其利而自無不利,豈有盡道事君而君不感?豈有盡誠事父而父不感?故曰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未字當無字,富字當利字,言無求利之心也。
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六三、非有妄者,但處不得正,則是所處非其地,或所遇非其人,故有意外之災。如或繫牛於一處,被行人得去,或左右前後邑居之人,反遭詰捕之擾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牛既為行人所得,則詰捕之擾,非邑人所受而何?故曰無妄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四陽剛乾體,儘可有為。聖人不許其有為者何?為下無應與累也。應與之義大矣,復之重朋來,泰之喜彚征,豈偶然哉?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蒙引曰:謂守其陽剛之道也。有,猶守也。凡物守不得,便不為我有矣。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此爻之辭,最不可曉。既為無妄之至,何以不著吉利之辭,而曰無妄之疾?是不可曉。
愚按:九五非必有疾者,爻為此辭,特聖人假設之言,所以著無妄之疾。意謂如五而有疾,始可為無妄之疾;未能如五而有疾,猶未得為無妄之疾,未可忘自反之功也。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既以無妄而復藥,則為無妄之疾;試無妄之藥,則反為妄而生疾矣。故為無妄之藥,不可試也。然則所處既當於理,豈可因非意之事而改圖乎?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上九非有妄者,但處窮極之地,是執一而不變,膠固而不通。以是而行,則舉措乖方,而緩急失當,故有眚而無利。蓋微生、畝尾生之流者。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自居卦之上言,即本義窮極而不可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