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卦-臨卦?地澤臨卦(兌下坤上)-[清]任啟運撰《周易洗心?卷二》

[清]任啟運| 易經注解| 2023-04-24 01:23:27| 0

臨卦:?【兌下坤上】

錯遯綜觀|【上下】易萃|互復|初九變師|九二變復|六三變泰|六四變歸妹|六五變節|上六變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其卦下兌上坤,京氏以為丑月之卦也。由復而長己,為見龍之在田,故以君德與之,而名臨。無妄于乾見陽始,此于坤見陰終,故皆以乾坤全德與之。而又言至于八月有兇者,八月為遯,與臨相錯,見坤隂之元亨利貞,正以其從陽,非貴其自用也??鬃佑谂R、遯皆言浸長,則周正甚明。或夏正八月為觀,亦臨之。綜周易,無用夏正者。或文王當是商正,更不然。夏建寅,故首艮。商建丑,故首坤。周建子,故首乾。夏誓明言怠棄三正、三統、三易,由來舊矣。

吳氏紱曰:復主陽,故言七日。臨主隂,故言八月。若占則歲月日通也,以事之久暫分斷之】。

臨,剛浸而長,

京氏十二辟卦自一陽以至六陽,一隂以至六隂,乃隂陽消息之大分,故此卦主二陽。然一陽初復見有剛焉,此卦大體重震,而反不見其剛者,以兌體相從,忘于無形也】。

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以卦德、卦體釋卦辭,極言浸而長之妙。剛之長也,以說而隂皆順之,內剛中而外自應之,冥于無形,化于無象,有是元即有是亨,有是元亨即有是利貞,全體之乾已在是,此固天道之必然也。然陽至二而浸長,則險至二而陽消,亦不久矣,又孰非天道之自然乎?

○剛中而應,大亨以正,與無妄同。而此言天道,無妄言天命者,道有常,命無常也】。

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地高于澤,上臨下者其形;而澤之膏能達于地上,內臨外者其氣也。君子之于民,其教之思,自內以達外,日引于無窮,不惟容之,而且保之。其教思之所及,且普于無疆也。朱子曰:教思無窮者兌,容保民無疆者坤也】。

初九:咸臨,貞吉。

無心之感咸。咸之為卦,澤上通于山,此澤在地之下,而氣有不上逹者乎?蓋陽氣脈發,復于初即升于二,而土膏其動矣。故內卦之說,其用在三而實,此二陽之感而通也,故初、二皆咸臨。

○子曰:臨、觀之義,或與或求,陽實故有所與,隂虛故有所求。此卦內二爻之陽臨以德,道在于與;外四爻之隂臨以位,道在于求。湯、武于伊、呂有君道焉,上臨下也;伊、呂於湯、武有師道焉。記曰:詔于天子,無北面。下臨上也,是相臨之道也】。

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志之所行者,非有私也。

○復見天地之心,此之志即天地之心也。其志之行,自有感通之妙,故咸。若彼邪我正,必與二同力凌逼之,則以妄行而不得為正矣】。

九二:咸臨,無不利。

此正所謂剛浸而長者,其浸長之氣即初、復之氣,故咸臨。彖言元亨利貞,而爻止于初言貞、二言利者,于復言亨,則于臨己及利貞也。貞者,即元之已亨而尚有含者存;無不利,則亨之至極而無不遂也。知元亨利貞非判然四物,而或舉其一,或錯舉之,皆有至義,斯得之矣】。

咸臨,無不利,未順命也。

巽為命,未順命倒巽象?;?strong>曰未當作末,元同易,坤為末上卦象。

○臨、觀二卦,隂求陽與,其情本親。但觀之九五,風行地上,其命之施于下者順。臨之九二,以卑劘尊,其命之施于上者逆。故必咸以臨之,若地之膏潤于中,潛逹而上,乃無不利也?;蛞勺髂?,謂自此以上無不利,亦通。

○蘇氏曰:從而攻之,隂則危矣,而陽不能無損,故但以咸臨之。陽得其欲,而隂亦免于危,故無不利。

愚按曰:咸臨者,一與一求,其感應妙于無心。若如二人同心合力,凌逼四隂之說,則植黨以相攻,我失其說,而謂人其順我乎?且古于臨從無訓凌逼者,恐悞】。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三亦以隂求陽,而在下卦則與二陽同體。兌本以一隂悅二陽,今有所求,益加甘悅,是過于卑而非道之正,有何利乎?然互震則有虩虩之心,變乾又有夕惕之意,則亦可以從陽而無咎矣】。

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剛浸長而以隂當其上,其能當乎?然憂之而變以從陽,又何咎之有?】

六四,至臨,無咎。

至即至哉。坤元之至,以坤之至順乾之大,坤元與乾元合矣。臨之所謂元,于此可想也】。

至臨,無咎,位正當也。

與初九之咸臨正相應,初之貞者,四亦貞焉】。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隂暗陽明,受陽之明,則坤之知光大矣,此真大君之所宜也。坤元并與乾元為化矣,臨之所謂元而亨,于此可見也。

○四隂位,故專以至言。五陽位,故并以大言。大即乾元之大,以坤受乾而坤亦大,故直以乾之謂謂之也。坤之六五黃裳,對上乾卦言,則乾君而坤臣也。泰之六五歸妹,對下卦乾體言,則小君也。此直言大者,剛浸而長也。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伊呂之生,謂湯武也。乾之見龍已在田矣,飛龍在天,不指顧間事乎?故直以九五之謂謂之也,故臨,元亨利貞也】。

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與九二之咸臨正相應,所謂剛中而應者也。二之無不利者,五亦無不利焉】。

上六,敦臨,吉,無咎。

變艮,故敦。

○上變為山,其地益厚,下澤上山,山澤通氣,澤之氣上行必至于此,此初與二所以為咸臨也。坤之從乾,至此乃成五之吉,四之無咎,上兼有之矣】。

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上志內,而初之志行正者果行矣。坤一于從乾,臨之所謂利貞者斯在也。即至八月,又何兇乎?】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