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張載-第52卦?艮卦?彖傳詳解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張子曰:艮一陽為主於兩陰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勢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艮卦
[南宋]朱熹-第52卦?艮卦?彖傳詳解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語類》云:「艮其止止其所也」,上句止字,便是背字。故下文便繼之云「是以不獲其身」,更不再言艮其背也。下句止字,是解艮字,所字是解背字。蓋云止於所當止也,艮其背是止於止。行其庭不見其人,是止於動。故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又云「艮其背」了,靜時不獲其... —— [南宋]朱熹撰 《周易本義》 艮卦
[北宋]程頤-第52卦?艮卦?彖傳詳解 象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為止,止之道,唯其時。行止動靜,不以時則妄也。不失其時,則順理而合義。在物為理,處物為義,動靜合義理,不失其時也,乃其道之光明也。君子所貴乎時。仲尼行止久速是也。艮體篤實,有光明之義。艮其止,止其所也。艮其止,謂止之而止也。止之而能止者,由止得其所也。止而不得其所,則... —— [北宋]程頤撰 《程氏易傳》 艮卦
[北宋]蘇軾-第52卦?艮卦?彖傳詳解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蘇氏軾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此所以「不獲其身」也?!干舷聰硲幌嗯c也」,此所以「行其庭,不見其人」也。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艮卦
[宋]項安世-第52卦?艮卦?彖傳詳解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項氏安世曰:卦辭為艮其背,傳為艮其止。晁氏說之曰:《傳》亦當為「良其背」。自王弼以前,無艮其止之說。今案:古文背字為北,有訛為止字之理。 —— [清]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折中》 艮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