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居天下之尊,萃天下之眾,而君臨之,當正其位,修其德。以陽剛居尊位,稱其位矣,為有其位矣,得中正之道,無過咎也。如是而有不信而未歸者,則當自反以修其元永貞之德,則無思不服而悔亡矣。元永貞者,君之德民所歸也,故比天下之道與萃天下道,皆在此三者。王者既有其位,又有其德,中正無過咎,而天下尚有未信服歸附者,蓋其道未光大也,元永貞之道未至也。在修德以來,之如苗民逆命,帝乃誕敷文德,舜德非不至也,蓋有遠近昏明之異,故其歸有先後,既有未歸,則當修德也,所謂德元永貞之道也。元,首也,長也。為君德首出庶物,君長羣生,有尊大之義焉,有主統之義焉,而又恒永貞固,則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思不服矣。乃無匪孚,而其悔亡也。所謂悔志之未光,心之未慊也。
上一章節
[北宋]蘇軾-第45卦?萃卦九五?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
[南宋]楊萬里-第45卦?萃卦九五?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