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陽為陰謂之損,自陰為陽謂之益。兌本乾也,受坤之施而為兌,則損下也。艮本坤也,受乾之施而為艮,則益上也。惟益亦然,則損未嘗不益,益未嘗不損,然其為名,則取一而已。何也?曰:君子務知遠者大者,損下以自益,君子以為自損。自損以益下,君子以為自益也。
損而有孚,元吉,無咎。
損下而下信之,必有道矣。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使民知所以損我者,凡以益我也,則信之矣。損者,下之所患也,然且不顧而為之,則其利必有以輕其所患者矣。利不足以輕其所患,益不足以償其所損,則損且有咎,是故可以無咎者,惟元吉也。上之所以損我者,豈徒然哉。蓋吉之元者也,如此而後無咎。
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有孚,元吉無咎,為上卦言也??韶?,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為下卦言也。損下益上,其道上行,然而下不可以無貞也,以損之道為上行,而舉不可貞則過矣。故損有可貞之道,九二是也。皆貞而不往則無上,皆往而不貞則無下,故可貞,利有攸往。有往者,有貞者,故曰曷之用。曷之者,擇之也。二簋,兌之二陽也。兌本乾也,而六三以身徇上,故自陽而變為陰。初九、九二,意則向之,而身不徇,故自如而不變也。祭祀之設簋也,亦以其意而已,我豈予之?神豈取之哉!君子之益人也,蓋亦有無以予之,而人不勝其益者也。然此二陽,皆有應於上者也。初九遄往,而九二征兇,故曰二簋應有時,言雖應,而往有時也。
上一章節
[春秋]子夏-第41卦?損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
[南宋]楊萬里-第41卦?損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