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埂咀ⅰ客藙t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
*或作「遯退用險」。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埂咀ⅰ繒r之所願,唯願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埂咀ⅰ课抑^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闇者求明,明者不諮於闇。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
【注】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無剛決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
上一章節
[東晉]干寶-第04卦?蒙卦?彖傳祥解
下一章節
[唐]孔穎達-第04卦?蒙卦?彖傳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