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說者以蒙為蒙昧之蒙,非也。蒙猶屯也,屯者物之初,非物之厄;蒙者人之初,非性之昧。勾而未舒曰屯,穉而未達曰蒙,故蒙有亨之理。果昧也,奚亨焉?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教者無求於學者,然後先王之道尊;學者有求於教者,然後教者之言入。道尊則傳而行,言入則信而堅,故無求非傲,有求非詘。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鼓┻_而求達者,一問答而加多;不達而求其達者,百問答而加少。再三,愈加少也。故初筮而告,達其蒙也,再三而不告,亦達其蒙也。一告而達,則悅,再三而不告,則憤,安知憤者之達不深於悅者乎?然則問而答者,愛也;問而不答者,亦愛也,歸於利貞而巳矣。蒙而達,達而堅貞,其利益孰大焉?筮者,問而占之之謂。
上一章節
[北宋]蘇軾-第04卦?蒙卦?卦辭解析
下一章節
[南宋]朱震-第04卦?蒙卦?卦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