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陰自初進至二,成卦以陰居陰,得位也。二,得中也,乾九五位正德當,二以柔順應之,各得其正,而其德同,故曰同人。人道,父子、君臣、夫婦、朋友、長幼,其位不同,而相與會於大同者,中也。過與不及,睽異而不同矣。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未始,不同得其所同,然則心同,心同則德同,故曰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此以二五釋同人之義也。
乾,天也,曰同人,何也?三畫以初為地,以二為人,三為天,重卦四即初也,五即二也,上即三也,六二應乎九五,同人也。以其同人,故曰同人。曰同人上九,天際也,故曰野,野者,曠遠無適莫之地。常人之情其所同者,不過乎暱比之私,而同人之道,不以繫應,達于曠遠,無適無莫,其道乃亨。有一不同,為未亨也。同人至于上九,則遠近內外無不同者,故曰同人于野,亨。二自下至上,皆成兌澤,決為大川,險阻艱危之象。乾,健也,能與天下同之。其行健矣,則險阻艱危,何往不濟,故曰利涉大川,乾行也。乾行自子至巳,坤行自午至亥,二柔上進,乾爻下行,不曰坤行者,同人坤變乾,初九子上至已,聖人因以寓乾坤之行焉。坤為文,坤變離為文明文理也。萬物散殊,各有其理,而理則一。聖人視四海之遠,百世之後,如跬步、如旦暮者,通於理而已。惟燭理明則能明乎同人之義,然非克已行之以健,不蔽於欲者,不能盡其道??思簞t物我一矣,文明以健,然後中正無私,靡所不應,天下之志通而為一。夫同人之義,以四言該之,文明也,健也,中也,正也,以一言盡之正而已矣。不正則燭理必不明,行已必不剛,施諸人必無相應之理,反求於心,不能自得,其能通天下之志乎?故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此合二五兩體以言同人之才也。易傳曰:小人惟用其私意,故所惡者雖是而異,所比者雖非亦同,其所同者,則阿黨,蓋其心不正也。故同人之道利在君子貞。以卦氣言之為七月,故太玄準之以昆。
上一章節
[南宋]楊萬里-第13卦?同人?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
[清]陳夢雷-第13卦?同人?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