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之匪人,與履虎尾同人于野艮其背同例,卦辭惟此四卦與卦名相連。否之匪人者,言否之者非人也,乃天也,即大往小來也。不利者,即彖辭,萬物不通,天下無邦,道長道消也。君子貞者,即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也。不言小人者,易為君子謀也。大往小來者,否泰相綜,泰內卦之陽,往而居否之外,外卦之陰,來而居否之內也。文王當殷之末世,親見世道之否,所以發匪人之句。後來孔子居春秋之否,乃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孟子居戰國之否,乃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皆宗文王否之匪人之句。否之匪人者天數也,君子貞者人事也,所以孔孟進以禮,退以義,惟守君子之貞。程朱以為非人道也,似無道字意。誠齋以為用非其人,似無用字意。不如只就大往小來說。
言否之者非人也,乃天也。否由于天,所以占者不利。丁否運之君子,欲濟其否,豈容智力于間哉,惟當守其正而已。何也?大往小來,匪人也,乃天運之自然也。天運既出于自然,君子亦將為之何哉!故惟當守其正而已。
上一章節
[南宋]朱熹-第12卦?否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
[北宋]程頤-第12卦?否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