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丁不二,上節我們講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明白了八卦的由來,這一節我們開始講六十四卦。
讀過周易的朋友們都知道,八卦又叫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組合,共有64個組合,稱為別卦。其中除了上下卦都是八經卦之外,其余56卦又分別命名,就是64卦了。每一卦分為上卦和下卦,也叫內卦和外卦,
我們以既濟卦為例,下卦是離為火也叫內卦,上卦是坎為水也叫外卦,讀作水火既濟,
而每卦共有6條橫線,叫做六爻,其中,不斷的線叫陽爻,稱為九,代表陽、剛、男、君、強、奇數等,象征積極的事物。斷線叫陰爻稱六,代表陰、柔、女、臣、弱、偶數等,象征消極的事物。至于為什么陽爻稱九,陰爻稱六,我們后面會講到,大家先明白64卦的結構既可。
由六爻構成的卦是自下而上來看的,最下方稱作“初”爻,順序而上,為二、三、四、五,最上方稱作“上”爻。
我們以乾、坤二卦舉例:乾卦的六爻分別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的六爻分別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爻是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符號,且是易經專用名詞,64卦每卦,加上乾坤兩卦特殊的用九、用六兩爻共計386爻,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查詢我們得出,爻有以上幾個意義,大至可以得出有效法、變動、相交、錯綜復雜等意義,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而爻位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相當于一件事情的不同階段。最具代表性是系辭下傳中的說法,
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
就像我們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從來沒有什么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時而順,時而逆。解決了一個難題,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這是規律的變化周期。所以我們要時時調整,以便應對。
除了符號之外,每一卦又分別有經、傳文字部份,依次分別為卦辭、彖傳、大象傳、附于卦名之后,爻辭、小象傳附于六爻之后。
我們以屯卦為例: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為卦辭。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為彖傳部份。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綸。為卦的象傳部份。也叫大象傳。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等為爻辭部份。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為小象傳部份。
其中卦辭與爻辭相傳為周文王所創,屬于經文部份。彖傳(上下)、象傳(上下)又與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系辭傳(上下)這7種10篇是易傳部份,也被稱為易經大傳、易傳等,相傳為孔子及其后人所作,被先賢比喻為易經十翼,共同組成我們今天看到易經全文。
六十四卦的卦名卦序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晦澀難懂,但確非常重要,這里教給大家一個口決,可以快速幫助大家去記憶,就是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值得給大家說一下,周易全文分為上、下經兩部份,上經始于乾坤,終于坎離,共計30卦。下經始于咸恒,終于未濟,共計34卦,
按卦序將相鄰2卦分為一組,這2卦之間有一個二二相遇、非覆即變的特點。
相覆就是卦形上下顛倒。如,屯與蒙、師與比等。但有幾組顛倒之后還是本卦,就說到變了,
變是指就是卦形的陰陽爻全部互換。例如:乾與坤、頤與大過、坎與離、中孚與小過等。
本節內容到這里就結束,如果您有易經相關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上一章節
《不二易傳》之何為八卦
下一章節
《不二易傳》之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