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剛,指乾。下險,指坎。在上者恃其剛以陵下,在下者懷其險以伺上,一剛一險,訟之由也。險者狡而工於爭,健者強而力於爭,險而健,是以訟也。夫上剛下險,分兩體之上下而以彼此言。險而健,則合兩體為一而總言之也。若使險而不健,亦不能訟。健而不險,亦不生訟。唯險而又健,則內懷險惡而多蓄智謀,外恃壯健而不畏敲撲,訟之所以成也。此以卦德釋卦名義也。健字句,絕乃及於訟,或以健訟相連,誤矣。剛來而得中,指九二,九二蓋成卦之主爻也,自彼而此謂之來,訟乃需之倒體,需主爻在五,訟主爻在二,向為需之主,則剛處於五,今為訟之主,則剛來於二也。或謂,訟為四陽卦,自遯來,而九三降為九二,非也。得中謂居下體之中也,訟不可成,謂非吉,德得已則已,不得已而為之亦不可極其終也。中正指九五,訟唯中正而有理,則宜見中正之人,故曰利見大人,尚中正也。淵指坎水,訟之時,人情乖違,深入險地,必遭陷溺,故曰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上一章節
[唐]孔穎達-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
[清]牛鈕-第06卦?訟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