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锻ㄖ咎媒浗狻繁尽4藭鴮⒊填U《周易程氏傳》和朱熹《周易本義》合為一帙,并采輯程、朱論《易》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故題曰《傳義附錄》?!端膸烊珪嵋分赋?董楷之學“出于陳器之,器之出于朱子,故其說《易》惟以洛、閩為宗。是編成于咸淳丙辰,合程子《傳》、朱子《本義》為一書,而采二子之遺說附錄其下,意在理數兼通。又引程、朱之語以羽翼程、朱,亦愈于逞臆鑿空,務求奇于舊說之外者。成書于咸淳丙寅(1266年)。合程頤《易傳》與朱熹《易本義》為一書,而次第依程書為準,割裂朱書附其次第。其說主數、理兼通。
宋董楷撰??终澹_州臨海人。寶祐四年進士。官至吏部郎中。其學出於陳器之,器之出於朱子。故其說《易》,惟以洛、閩為宗。是編成於咸淳丙辰,合程子《傳》、朱子《本義》為一書,而采二子之遺說附錄其下,意在理數兼通。又引程、朱之語以羽翼程、朱,亦愈於逞臆鑿空,務求奇於舊說之外者。惟程子《傳》用王弼本,而朱子《本義》則用呂祖謙所定古本,楷以程子在前,遂割裂朱子之書,散附程《傳》之后。沿及明永樂中,胡廣等纂《周易大全》,亦仍其誤。至成矩??獭侗玖x》,亦用程《傳》之次序。鄉塾之士,遂不復知有古經,則楷肇其端也。然楷本以經文平書,而十翼之文則下一格書之,其《本義》無所附麗者則仿諸經疏文某句至某句之例,朱書其目以明之,猶為有別。今本經傳一例平書,而《本義》亦意為割綴,則愈失愈遠,又非楷所及料矣。
董楷,字正叔,臺州臨海人。寶祐四年進士。官至吏部郎中。其學出於陳器之,器之出於朱子。故其說《易》,惟以洛、閩為宗。
【資料錄入】:王玲玲
【初次點?!浚忽ご浞?/strong>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二十冊-經部十四易類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部42?易類注:此本圖類較多,編為橫版格式時...
周易參義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屬江西)人。元末明初經學家。世業農,家貧。寅自力于學,淹貫百家。元末召集慶路儒學訓導,以親老辭。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易經明道錄 底本出處: 開放文學網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無 作者: 中文電腦之父 朱邦復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周易本義通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元胡炳文撰。12卷,書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書據朱熹《周易本義》,折衷是正,并采諸家《易》解,互相發明,初名《精義》...
本書轉自趙庚白先生發布于新浪博客的一部份注解,其中64卦部份,自下經開始有所不全,且未能與趙先生取得聯系.如果想閱讀原版還請移步至趙先生博客.以下為趙先生對《直...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作者簡介 董守諭,字次公,鄞縣人。舉人。魯王監國,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時熊汝霖、孫嘉績首事起兵,然皆書生,不知調度。乃迎方國安、王之仁...
[清]張次仲撰《周易玩辭困學記》書籍介紹 〖周易玩辭困學記〗十五卷。明張次仲(1589—?)撰。次仲字元□,號侍軒,一號鈍庵,浙江海寧人。天啟元年(1621)舉...
〖大易通解〗十五卷。清魏荔彤著。荔彤字念庭,河北柏鄉人。大學士裔介之子,官至江蘇常鎮道。是書乃其罷官后所作。其以為,畫卦與《河圖》《洛書》只能說其理相通,但不可...
此《易本義附錄纂疏》(周易本義附錄纂注)由元代胡一桂著,為注釋《易本義》之作。全書共十五卷,包含:上下經、《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文言傳、...
[宋]張浚撰《紫巖易傳》書籍介紹 〖紫巖易傳〗十卷。宋張浚(1097—1164)撰??W值逻h,號紫巖,四川綿竹人。徽宗時及進士第,建炎三年(1129)任知樞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