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川易說》國朝王心敬撰。心敬字爾輯,鄠縣人。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心敬受業於李容,而謹嚴不逮其師。所注諸經,大抵好為異論,《書》及《春秋》為尤甚。惟此編推闡易理,最為篤實。其言曰:“學《易》可以無大過,是孔子明《易》之切於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識學《易》之要領?!庇衷唬骸啊兑住肥堑廊耸轮畷庩栂L,只是借來作影子耳。故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於陰陽消長處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陰陽消長而無得於切己之人事,亦屬捕風捉影。”又曰:“置象言《易》,是謂懸空。執象舍義,是為泥跡。象義雙顯,則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庇衷唬骸啊吨杏埂芬粫亲铀紴楫斎罩缘勒咭暈楦呱钚h,故兩引《中庸》之說以明道。
《易翼》十篇,是孔子為當日之言《易》者視為高深玄遠,故重申易簡之說以明《易》。后儒往往索諸隱深,欲以張皇《易》妙而不知反失其本旨?!庇衷唬骸叭簟兑住凡魂P象,不知義於何?。徊粚俨敷?,不知設蓍何為。”又曰:“學者讀《易》不知求設教之本旨,讀書不知《洪范》經世之宏猷,每於《河圖》、《洛書》穿鑿附會,何切於實事實理?”又曰“大抵漢唐之《易》,只成訓詁。宋明之《易》,多簸弄聰明。訓詁非《易》而《易》在,聰明亂《易》而《易》亡”。又曰:“義言象占,同體共貫,廢一不得,泥一不得。后儒紛紛主象、主數、主理、主卜筮、主錯綜之變,是舍大道而入旁蹊”云云。其說皆明白正大,故其書皆切近人事,於學者深為有裨。至於互卦之說,老陰、老陽始變之說,錯綜之說,卦變之說,皆斥不信,并《左氏》所載古占法而排之。雖主持未免太過,要其立言之大旨,則可謂正矣。
生于清世祖順治十三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年,年八十三歲。為諸生,督學待以非禮,棄去。從李容游,講明正之學。總督額倫特、年羹堯先后以隱逸薦,不就。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舉孝廉方正,又以老病不赴。陳詵撫鄂,聘主講江漢書院。心敬學問淹通,有康濟之志。著有豐川全集二十八卷,續集三十四卷,詩說二十卷,尚書質疑八卷,禮記匯篇八卷,春秋原經二卷,關學編五卷,及豐川易說十卷,(均清史稿列傳)并行于世。
豐川易說十卷,國朝王心敬撰。心敬字爾緝,鄠縣人。其所注諸經,大抵支離穿鑿,敢為異論。書及春秋為尤甚,殊無一長之可取。惟此編推闡易理,最為篤實而明晰,與他經如出二手。其言曰:學易可以無大過,是孔子明易之切於人身,即是可以知四聖人繫易之本旨,並可以識學易之要領。又曰:易是道人事之書,隂陽消長只是借來作影子耳。故曰易者象也,象者像也,於隂陽消長處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隂陽消長,而無得於切已之人事,亦屬捕風捉影。又曰:置象言易,是謂懸空。執象舍義,是為泥跡。象義雙顯,則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又曰:中庸一書,是子思為當日之言道者視為高深元遠,故兩引中庸之說以明道。易翼十篇,是孔子為當日之言易者視為高深元遠,故重申易簡之說以明易。後儒往往索諸隱深,欲以張皇易妙,而不知反失其本旨。又曰:若易不關象,不知義於何???不屬卜筮,不知說蓍何為?又曰:學者讀易不知求設教之本旨,讀書不知洪範經世之宏猷,每於河圖、洛書穿鑿附會,何切於實事實理?又曰:大抵漢、唐之易祇成訓詁,宋、明之易多簸弄聰明。訓詁非易而易在,聰明亂易而易亡。又曰:義言象占,同體共貫,廢一不得,泥一不得。後儒紛紛主象、主數、主理、主卜筮、主錯綜之變,是舍大道而入旁蹊云云。其說皆明白正大,故其書皆切近人事,於學者深為有禆。至於互卦之說、老隂老陽始變之說、錯綜之說、卦變之說,皆斥而不信,併左氏所載古占法而排之。雖主持未免太過,然較之繪圖列說,連篇累牘,以聖經為筭譜者,則勝之萬萬矣。
乾隆四十四年六月恭校上。
【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浚簳簾o
【網站地址】:https://yijing.taijidian.cn/18769.html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51冊?經部45?易類
《周易傳注》七卷。清李塨(1659—1733)撰。塨字剛主,號怒谷,河南蠡縣人??滴跖e人,曾游學南北,與萬斯同交往,晚年授通政學士。師承顏元之學,時稱“顏李學派...
《易原就正》書籍介紹 《易原就正》十二卷。清包儀著。儀字羽修,邢臺(今屬河北)人。順治間拔貢生。其自序稱:”早年聞有《皇極經世》,而無由求得其書。自順治辛卯(八...
〖讀易紀聞〗六卷。明張獻翼撰。張獻翼字幼于,后更名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一說江蘇昆山人。喜靖中國子監生。為人放蕩不羈,言行詭異。而說《易》卻頗平正通達,篤實...
清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綿莊,號青溪,上元人。是編因桐城方苞《緒論》,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一曰正義,諸說當於《經》義者也。二曰辨正,訂異同也。三曰通論,謂所論在此而...
說明 大體來說,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其中最具代表的,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但他的...
周易古經白話-劉大鈞 劉大鈞《周易古經白話解》【經傳合輯】內容介紹 《周易經傳白話解》內容簡介:《周易》是群經之首,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謀略中之謀略。...
底本: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冊?經部29?易類《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撫采進本)明黃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
[宋]趙善譽撰《趙氏易說》書籍介紹 南宋趙善譽撰。善譽字靜之。釋經之作。是書流傳不廣, 故 《經義考》 稱已佚。今有 《四庫全書》據 《永樂大典》輯成本,但缺豫...
〖周易窺余〗十五卷。宋鄭剛中(1088—1154)撰。剛中字亨仲,浙江金華人。紹興進士,官至禮部侍郎,依附秦檜,贊同割地求和,后出為川陜宣撫副使,謫居桂陽軍,又...
[明]胡廣等奉敕纂《周易傳義大全》介紹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廣(1370—1418)等奉敕纂。胡廣字光大,號晃魔,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舉進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