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58卦-兌卦?兌卦為澤(兌下兌上)-[清]王心敬撰《豐川易說?卷九》

[清]王心敬|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58卦-兌卦?兌卦為澤(兌下兌上)

【周易下經】第58卦-?()-[清]王心敬撰《豐川易說?卷九》

兌卦:?【兌下兌上】

巽而受之以兌,何也?序卦傳曰: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

兌:亨,利貞。

文王之彖兌云云,何也?曰:兌,剛中柔外而為卦,兩澤相麗,兩兌相孚,有師友之道焉,故有亨義。然利在得正,故象占如此。蓋天地間未有不說而能通,亦未有不正而能說者。爻中三之來兌,上之引兌,可鑒也。

象曰:兌,說也。,,。,;,。,!【說,音悅,下同。先,酉薦反,又如字。難,乃旦反】。

孔子之傳兌彖云云,何也?曰:言兌者,言乎說也。為卦說本柔情,而二五陽剛得中,隂皆在外,內正直而外和悅也。說以利貞者,言非苛悅也,是以明君之上順天命,下應人心,為大悅也。說以忘勞云云,則孔子傳彖時,見得兌說之義於民更大,而在為君者更申其教耳。蓋為君而能政施仁,感動乎民,令其心悅,則以此勞民,悅而忘勞,而勿亟子來,在所必然;以此犯難,則民悅忘死,而親上死長,自不容己。天命順,人心應,民豈有不勸者哉?

大抵兌之卦雖從一隂取象,而實以二五剛中得正,故卦言利貞,傳言剛中柔外,說以利貞。蓋惟剛中柔外,則說乃得貞,此爻中四陽之所以善也。非剛則不貞,非貞則兇,此爻中二隂之所以失也。故兌說以剛中得正為利。

象曰:,兌;。

孔子之傳兌云云,何也?曰:兌為悅,而兩澤相麗,則為相說以麗。君子體此,則取於兩口對語,而與朋友講論;取於兩澤相麗,而與朋友重習。時習則說,朋來則樂,悅而且樂,兌孰甚焉?故朋友講習,尤君子麗澤之兌也。而凡兩相麗而為兌,俱凖此矣。

初九,和兌,吉。

周公之象兌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剛居兌初,上無係應,處兌而與物無競,利以和義者也,故其象為和兌。以此居下,吉也何疑?故象占又如此。嗚呼!其柳下惠處世之時乎?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孔子之傳兌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和兌之吉,行而自為人所信,即己亦前途無阻礙耳。語曰和而不流,此爻以之。

九二,孚兌,吉,悔亡。

周公之象兌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剛中柔外,而與五以剛中相麗,正所謂說而得正者。故其兌乃真信其志,而以上孚為說者也。以孚為說,寧有妄說?即九五同志,豈有不心說而志孚者?吉而悔亡,又何疑乎?故象占如此。嗚呼!殆傅說之於高宗乎?其次魏徵之於唐太宗,亦庶幾焉。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孔子之傳兌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孚兌之吉者,謂九二與五以剛中相麗,不以妄說為說,而以真信其志為說也。

九二以不同為和,和而能不同,抑又君子之兌矣。

六三,來兌,兇。

周公之象兌六三云云,何也?曰:三與上六兩相麗者,而以隂柔居兌口,是中無誠信,而徒以口舌說上者也。說豈能亨乎?惟見其兇耳。蓋三所麗者,上六之隂柔,三既不以誠說上,而徒以口說來兌,上又不以誠說下,而徒以口說引兌,小人之以非道說人,而小人亦以非道為悅,兩悅皆妄,兩人皆小,兇待言乎?故象占如此。嗚呼!古之諧臣媚子,與市道交,皆然也。來兌二字,亦可謂盡其情狀矣。

象曰:來兌之兇,位不當也。

孔子之傳兌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來兌之兇者,以六三以隂柔居兌口,本無孚兌之吉,亦異和兌之吉,而位不當耳。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周公之象兌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居下兌六三之上,以剛居柔,而上比九五之剛中,則是大臣欲陳善納誨,惡六三小人來兌之失,而欲商其所兌者也。言其心則未遑安寧,言其意則病三如讐,而言其終則亦正有喜耳,故象占如此。嗚呼!王文正之于丁謂,殆類是也。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孔子之傳兌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喜,非私說也。佞人遠則正直親,而天下國家乃有慶耳。

九五,孚于剝,。

周公之象兌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剛中,而下麗九二之剛中,是同以剛中之德相孚而悅者,故其象為孚於剝。蓋九二剛中,能陳善閉邪,不以來兌為兌,而以孚兌為兌。九五剛中,亦能納善受言,不以引兌為兌,而以孚剝為兌。正明良相合,君臣克艱之時也,能無厲乎?嗚呼!殆太甲之于伊尹,高宗之于傅說乎?其次若漢文于引席之袁盎,唐宗于面折之魏徵,亦為近之。

象曰:孚于剝,位正當也。

孔子之傳兌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九五之孚於剝者,九五剛中之德,居大君之位,位正得其當也。蓋爻位原得其當,故象取如此。而人君之納善受言,為職分之當然,亦從可知矣。

上六,引兌。

周公之象兌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居兌終而當兌口,與三上下相悅,是無孚兌之誠,而徒尚口以引三之來兌者也。嗚呼!其亦巧令之徒矣??v得人悅,亦奚貴乎?故象雖不言吉兇,而傳獨譏其未光也。

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孔子之傳兌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引兌,不能為孚剝之兌,並不能商兌、和兌,而徒以口舌說人為兌,亦豈光大之道乎?蓋隱諷之中,而刺譏之意殊深矣。兌之亨也,安得不取利貞哉?

豐川易說卷九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