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紀聞〗六卷。明張獻翼撰。張獻翼字幼于,后更名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一說江蘇昆山人。喜靖中國子監生。為人放蕩不羈,言行詭異。而說《易》卻頗平正通達,篤實不支,與其人行跡迥異。著有《讀易韻考》、《易雜說》等數種,積漸研思,十年不輟。此書為其早年讀書吳縣上方山中所著。不載《易》經文,按經文順序逐節解說,有如札記之體。《四庫全書總目》謂此書”桃莊、老之玄虛,闡程未之義理。凡吉兇、悔吝、進退、存亡,足為人事之鑒者,多所發明,得圣人示戒之旨”。朱彝尊《經義考》著錄張獻冀《易》學著作凡5種、惟《讀易韻考》注曰”存”,其他均注曰”未見”。清修《四庫全書》,搜采遺編,僅得其《讀易韻考》及此書。《讀易韻考》錯誤較多,館臣將其列入《存目》,此書收入《四庫全書》。
張獻翼,[明](1534-1604)字幼于,后更名敉,長洲人。張鳳翼之弟。嘉靖中國子監生。為人放蕩不羈,言行詭異,與兄鳳翼、燕翼并有才名,時稱“三張?!本谝?,其說《易》諸作,皆平正通達,篤實不支,為人所稱。
【臣】等謹案:讀易紀聞六卷,明張獻翼撰。獻翼字幼于,崑山人,後更名敉。此其早年讀書上方山中所著也。獻翼放誕不覊,言行詭異,卒以沈湎野宿,遇盜隕身。其人殆有狂易之疾,而其說易乃平正通達,篤實不支。祧莊、老之元虛,闡程、朱之義理。凡吉兇悔吝,進退存亡,足為人事之鑒者,多所發明,得聖人示戒之旨。揆諸素履,所謂能言而不能行者歟?朱彞尊經義考載獻翼易注凡五種,惟讀易韻考存。其讀易約說三卷,易襍說二卷,讀易臆說二卷,及此書六卷,均注曰未見。今蒐採遺編,惟得讀易韻考及此書。韻考紕漏殊甚,如盲談黑白,聾辨宮商,已別為存目。此書不載經文,但逐節拈說,有如劄記之體。其言足采,固不至以其人廢矣。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
【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2冊?經部26?易類
注:為方便讀者,原文每卦前,只有單獨卦名,其它為后加。例:坤卦原僅有“坤”后補為“坤卦:?【坤下坤上】”
《周易辨畫》清連斗山撰。四十卷?!端膸烊珪繁尽4藭尅兑住?專就卦畫為之詳辨,雖或不免附會之失,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四庫全書提要》指出:“是書大旨,謂一卦...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書籍介紹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作者簡介 張烈,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字武承,順天大興人少聰穎,讀書目數行下。約生...
《周易經傳集解》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庫全書》本。林栗以《周易經傳集解》傳世,其易學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象數的運用,雖為其易學的重要特色,但義理思想仍為主...
程迥,字可久,初家寧陵之沙隨,後徙餘姚,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嚴陵喻樗。隆興元年舉進士,官德興縣丞,事跡具宋史儒林傳。宋史藝文志載,程迥著《古易占法》,《周易外編...
《周易義海撮要》共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寧間蜀人房審權,病談《易》之家,有的泥于陰陽,有的拘于象數,乃斥去不采,而專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說,上起鄭玄、下至王安石,...
〖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明何楷撰。楷字玄子,福建漳州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唐王時為禮部尚書。博綜群書,尤邃于經學。著有《詩經世本古義》...
書籍簡介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锻ㄖ咎媒浗狻繁?。此書將程頤《周易程氏傳》和朱熹《周易本義》合為一帙,并采輯程、朱論《易》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故題曰《傳義附錄...
[宋]張浚撰《紫巖易傳》書籍介紹 〖紫巖易傳〗十卷。宋張浚(1097—1164)撰??W值逻h,號紫巖,四川綿竹人?;兆跁r及進士第,建炎三年(1129)任知樞密院...
《御定易經通注》基本介紹 書名:《御定易經通注》、《易經通注》 作者:【清】勅大學士傅以漸、【清】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九卷,四卷 年代:順治十五年十月 《御定易...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作者簡介 董守諭,字次公,鄞縣人。舉人。魯王監國,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時熊汝霖、孫嘉績首事起兵,然皆書生,不知調度。乃迎方國安、王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