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3冊?經部17?易類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三十三卷。元末明初趙采撰。采字德亮,號隆齋,潼川(今四川三臺縣)人,其他不詳。此書用注疏本,節錄程頤《易傳》、朱熹《本義》之說,再益增以語錄諸書,列之于前,而名以己說附列于后,是謂“折衷”。所注僅上、下經,大蓋因為程頤所傳不及《系辭》以下,故采亦仍之。書前冠趙氏自序,認為有了康節邵雍推明伏羲,文王之卦畫,象數之學遂得以顯著;有了伊川程頤推衍孔子之意,而卦畫之理遂明。武夷朱熹作《本義》,厘正上、下經十翼,才始還其舊作;邵雍發揮先天之說,雖然其本義專主卜筮,但在于門人問答中又認為《易》中先儒舊說皆不可廢棄,但互體、飛伏、納甲之類卻未及深索。故趙氏認為,當時學者覽讀《周易》,應當由邵、程、朱三先生之說溯而上之,此即為其撰書的宗旨。所以,其書雖然以宋學為宗,但卻能兼及象數變互,頗存古義,并不圃于門戶之見,源流不同而排斥他說。唯其割裂《周易》本義,而附于朱子《本義》,尚顯失當,但此舉自胡廣修《周易大全》始,趙氏僅是因襲。宋末元初,學者們對程、朱學派的紛爭時有調和之意,趙氏此書,也意本于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周易》之學只有廣集眾家之說,取長補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能逐漸于原旨吻合。由此而論,此書的學術價值頗高,同時,它亦代表了元人治《易》的又一種方法。有《四庫全書》本。
[宋]丁易東撰《周易象義》書籍介紹周易象義:元丁易東撰。十六卷?!端膸烊珪蜂洝队罉反蟮洹繁尽4藭鴵兑住废笠悦髁x,故名曰《象義》。全書取象之例凡十二,為本體、...
明魏濬撰。濬字蒼水,松溪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內容簡介易義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是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傳象...
(清)李光地撰《周易通論》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易類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通論四卷,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
〖周易口義〗十二卷。北宋胡瑗(993—1059)口授,弟子倪天隱記述。瑗字翼之,學者稱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受范仲淹推薦,由布衣官校書郎,歷官太常...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易經明道錄 底本出處: 開放文學網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無 作者: 中文電腦之父 朱邦復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53冊?經部47?易類四庫提要國朝趙繼序撰。繼序號易門,休寧人。乾隆辛酉舉人。其書以象數言...
易經蒙引,明蔡清撰。清字介夫,號虛齋,晉江人。成化甲辰進士。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事跡具《明史·儒林傳》。是書專以發明朱子《本義》為主,故其體例以《本義》與《經》...
[宋]陳瓘撰《了齋易說》四庫提要 【臣】等謹案:《了齋易說》一卷,宋陳瓘撰。瓘字瑩中,延平人,元豐二年進士甲科。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蔡卞之...
《日講易經解義》,十八卷,《筮儀》一卷,《朱子圖說》一卷,[清]牛鈕等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內府刻本。半頁9行,每行18字。大黑口,四周雙邊,雙魚尾。...
[宋]楊簡撰《楊氏易傳》書籍介紹 〖楊氏易傳〗二十卷。南宋楊簡(1141-1225)撰。簡字敬仲,浙江慈溪人,乾道進士,官富陽主簿,會陸九淵,問答有契,遂定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