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兌上】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先儒曰:處困而亨者,君子所性不在窮通也。故君子之處困,言不見信于人,行不見悅于時。君子未嘗巽言以求信,改行以求悅,亦慎而已。
蒙謂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所以窮而通也。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先儒曰:不曰柔揜而曰剛揜,為君子謀也。險而能說,受于天者,安吾分而已,不以物阻;困而能貞,居其位者,行吾義而已,不以物變。
蒙謂雖處困而樂無不在,則不失德于已,不失口于人矣。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先儒曰:唯能致命,故能遂志。當與孟子性命一章並玩。所稟之命,即此之致命也;所盡之性,即此之遂志也。
蒙謂水無滋于澤,固天運之時,然道既違于時,唯盡吾之當然。此聖人因困之象,而明處困之道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蒙謂處困之時而益入于困,由其居暗之甚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兇,無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先儒曰:需之五,困之二,皆居坎之中,皆言酒食,則酒食坎象明矣。
蒙謂君子欲施其惠而未能,唯當積誠以待上之求,不可枉已而有求于上。能如是,則始雖困而終必亨矣。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象曰:據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蒙謂無德而處陽,才柔而凌剛,故進退出處,無一而不險也。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蒙謂四應于初而隔于二,故始而有所疑,終乃歸于正。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蒙謂人君之困,雖傷于上下之無與,然能以剛中之德,盡誠敬之心,則能致天下之賢,濟天下之困矣。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先儒曰:困有不可動,九二是也,故征兇。有不可不動,上六是也,故征吉。詳攷六爻之義,卻有深意。陽爻為君子,隂爻為小人,則陽爻當困,隂爻當吉。然初困于株木,三困于蒺藜,上困于葛藟,三隂爻皆兇。二無咎,四有終,五有說,三陽爻反吉,以見小人之困君子,君子終不可困,而小人實自困也。自古小人之困君子,未有不取困者。聖人設此義以防民,而小人猶有無忌憚者也。
蒙謂處困極之際,而能動補過之心,斯出于困矣。
<經部,易類,易精蘊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