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下巽上】
中孚【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strong>
伊川曰:內外皆實而中虛,為中孚之象。又二五皆中實,亦為孚之義。在二體則中實,在全體則中虛。中虛信之本,中實信之質。
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伊川曰:豚躁魚冥,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于豚魚,則無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況涉川乎?守信之道在乎堅固,故利乎貞也。
中孚卦有取于乘木舟虛之象,舟虛則不至于沉溺,豚魚不得以為害于人,中孚之信及于豚魚,此其驗也。故利涉大川,可以貞固而吉矣。中孚卦他爻皆不言孚,唯九五爻曰有孚攣如,九五為孚之主,剛實在中,乃他爻之所同應也。然陽剛而實者君子之象,隂柔而虛者小人之象。初九爻曰志未變也,九二爻曰中心願也,初九欲從九二以應于九五,皆陽爻也,其中實也可知矣。六三爻曰或鼔或罷,六四爻曰月幾望,馬匹亡,無咎,六三、六四以隂爻而居卦體之中,皆是隂虛,有小人之象。因其隂虛而感之以實,譬如乘木舟虛而有利涉之實用,信及豚魚,豚魚猶可化也,況小人乎?彖曰: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能化小人則虛可使實,議獄緩死,欲待小人之自服,是中孚之道也。上九爻曰翰音登于天,貞兇,聲虛而高,亦為陽爻者之戒,非但戒隂虛也。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
伊川曰:二柔在內,中虛為誠之象。二剛得上下體之中,中實為孚之象。
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伊川曰:上巽下說,為上有至誠以巽順于下,下有孚以說從其上,如是其孚,乃能化于邦國也。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伊川曰:信能及于豚魚,信道至矣,所以吉也。
司馬曰:豚魚,幽賤無知之物也,飼之以信,則應期而集,而況人乎?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伊川曰:舟虛則無沉覆之患,卦虛中為虛舟之象。
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伊川曰:中孚而貞,則應乎天矣。天之道,孚貞而已。
童溪曰:誠者,天之道也。
乃應乎天,以實而不以虛,故上九爻有翰音登于天之戒。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
伊川曰:風行澤上而感于水中,為中孚之象。又曰:水體虛,故風能入之;人心虛,故物能感之。風之動乎澤,猶物之感乎中,故為中孚之象。
君子以議獄緩死。
伊川曰:君子之于議獄,盡其忠而已;于決死,極其惻而已。故誠意常求于緩。緩,寛也。于天下之事,無所不盡其忠,而議獄緩死,最其大者也。
初九,虞吉,
伊川曰:虞,度也,度其可信而後從之。
有它,不燕。
伊川曰:既得所信,則當誠一。若有他,則不得其燕安矣。燕,安裕也。有它,志不定也。人志不定,則惑而不安。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伊川曰:當信之始,志未有所從,而虞度所信,則得其正,是以吉也。蓋其志未有變動,志有所從,則是變動,虞之不得其正矣。
志未變也,唯應于六四而無他志,所以為吉。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和,胡臥反?!课矣泻镁?,吾與爾靡之,【靡,卞池反。】
伊川曰:二剛實于中,孚之至者也。孚至則能感通。鶴鳴于幽隱之處,不聞也。而其子相應和,中心之願相通也。好爵我有,而彼亦係慕說,好爵之意同也。有孚于中,物無不應,誠同故也。至誠無遠近幽深之間,故繫辭云: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不善則千里違之。言誠通也。
誠齋曰:鶴,祥禽也,以喻九二之賢也。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伊川曰:中心,謂誠意所願也,故通而相應。
九二應于九五,君臣相得,恩猶父子。譬如鶴鳴子和,出于中心之所願從。我有好爵,我與爾靡之。君臣之間曰:吾與爾情親意密,不事形跡。此二五之所以為中實也。
六三,得敵,
伊川曰:敵,對敵也,謂所交孚者正應。
上九,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伊川曰:或鼔張,或罷廢,或悲泣,或歌樂,動息憂樂,皆繫乎所信也。
象曰:或鼔或罷,位不當也。
伊川曰:居不當位,故無所主。
六三應于上九,非不得對敵也,然處不當位,而在兌下之上,說不得中,或鼓或罷,或泣或歌,未能自信,易變于外,可見隂虛而中無所主也,唯在所以感之者何如耳。
六四,月幾望,
伊川曰:如月之幾望,盛之至也。已望則敵矣,臣而敵君,禍敗必至,故以幾望為至盛。
馬匹亡,無咎。
伊川曰:兩馬為匹,謂對也。馬者,行物也。初上應四,而四亦進從五,皆上行,故以馬為象。孚道在一,四既從五,若復下係于初,則不一而害于孚,為有咎矣。故馬匹亡,則無咎也。
象曰:馬匹亡,絶類上也。
伊川曰:絶其類而上從五也,類謂應也。
潘氏曰:舍初事五,亡其匹類而從上也。
六四以隂虛而近于九五,如月幾望,不可過盈矣。唯能以巽體而上從九五,亡其匹類,不下係于初九,有馬匹亡之象,所以無咎。六四雖是隂虛,以順為實,上與九五同屬于巽體,故六四爻曰無咎,九五爻亦曰無咎,以見其有孚也。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伊川曰:五居君位,人君之道,當以至誠感通天下,使天下之心信之,固結如拘攣然,則為無咎也。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伊川曰:五居君位之尊,由中正之道,使天下信之,如拘攣之固,乃稱其位。人君之道,當如是也。
九五位得中道,有孚攣如,不可解于外,由有孚在其中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疏》云:翰,高飛也。飛音者,音飛而實不從之謂也。上九處信之終,信終則衰也。信衰則詐起,而忠篤內喪,華美外揚,若鳥之翰音登于天,虛聲遠聞也。
白雲曰:聲之虛,不足以有為也。以是為貞,則兇矣。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疏》云:虛聲無實,何可長久?
中孚以剛實為義。九二爻曰: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聲在下而有實,不惡其為在隂也。上九在中孚之外,處巽上之上,為風愈高無實,如翰音之登于天,何可長久?故曰貞兇,所以為陽爻虛高者之戒。小過在于中孚之後,亦曰飛鳥之音,不宜上宜下,可以互見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