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一》大衍天地數圖

[清]王宏| 易理書籍| 2022-12-01 23:51:22| 0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一》大衍天地數圖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一》大衍天地數圖

曰:自天一至地十,蓋有十圖。今所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心腹者,乃天五一圖爾。自天一至地十,蓋有十圖焉,乃大衍之數也。自天五而上皆五行生數,故五九之數自下而上各增其一;地六而下皆五行成數,故六九之數自上而下各減其一。天數一三五七九而五居中,地數二四六八十而六居中。五六者,天地之心也。五為天心,其圖縱橫八面,皆三五之數;六為地心,其圖縱橫八面,皆三六之數,得天地之中故也。其他所以參差不齊者,偏隂偏陽故也。又曰:大衍體數五十,地十圖之變;大衍用數四十九,天一圖之變也。地十圖其數五十者,蓋以一對九為十,二對八為二十,三對七為三十,四對六為四十,連中十為五十,而虛其五。故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數五十者,由虛其五而生也。天一圖四十有九者,蓋以二對十為十二,三對九為十二,四對八為十二,五對七為十二,其中一數乃揲蓍掛一以取四十八,為六十四卦者也,而虛其六。故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用數四十有九者,由虛而生也。然大衍五十而圖以十居中者,蓋十為數之終而無變也,故為體數。大衍用四十九,而圖以一居中者,蓋一為數之始而能變也,故為用數。竊嘗以天五、地六圖參之,而知數皆本於虛也。何也?天五圖四十五,虛十而不虛五,無與乎續終之事,而大衍之體數虛五而不虛十,是於天五之數增其五以為體,此其數之所以五十也。地六圖五十四,虛一而不虛六,無與乎造始之功,而大衍之用數四十九,則虛六而不虛一,是於地六之數減其五以為用,此其數之所以四十九也。天數皆生於虛,天五圖不虛十,無以成縱橫各十五之數;地六圖不虛一,無以成縱橫各十八之數。大衍不虛五,無以成五十之體;不虛六,無以成四十九之用。虛者萬物之府,故能生實,此大衍體數所以中虛其五而用十,大衍用數所以中虛其六而用一。然必虛五六者,五為天中,六為地中,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虛中乃能生實也。司馬公作潛虛,謂萬物祖於虛,生於氣,人之生本於虛,虛然後形,形則數行乎事物矣。是故天地猶橐籥,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故能千變萬化而物生不窮,若實則不能生矣。人能體此而虛其中,則以道御數,以虛待實,乘除消長之理皆在我矣。

此圖說,元熊梅邊得之。熊遙溪云:傳自康節,出於希夷。以為大衍之的論。余喜其可與愚說相明也,故特載之。

周易筮述卷一

<經部,易類,周易筮述>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