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卦:?【震下坤上】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七日。震、既濟言于爻,以二五之合為七;復言于卦,以六一之合為七】。
人行。出外來歸曰反復,亨,亨。以剝之一剛,窮乎上,反乎下,還歸故居,是以纔復即亨。下動上順,有動而以順行之象。剛反為入,震動又為出,出入而行于坤順中,惟見其有順,不見其有逆,出入無疾之象。剝以五柔往剝一剛,復以五柔來順一剛,朋來無咎之象。天行以健為道。復初一剛,止于坤上,為六,為往;動于坤初,為七,為來。要上則為止之道,原初則為動之道。道無變動,只六反為一,便是七日。如往之有反,如行之有復,便成復體,反復其道,七日來復之象。剝,小人長,不利有攸往。復,剛長,既反而成復之體,便長而有往之利,利有攸往之象。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天覆地載,大生廣生,此便喚做人人的心,不為剝亡,不為復存。但剝之一剛止于上,方止之際,如果核之含其仁,寂然不動。復之一剛動于初,纔動之初,如果仁之有萌芽,雖生生一息之端倪,實生生無息之全體,人人無不具足,人人可以自見。聖人于復,指天地之心示人,自見深矣。人顧終迷不見,以軀殻蕞爾之心為心,而不勝自賊,亦獨何哉!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關,俗作関,從廾,皆非。周禮月令:夏五月,日長至。日長之極,陽極隂生也。冬十有一月,日短至。日短之極,隂極陽生也。今呼冬至為長至,以隂極陽至、短極長至為義。三禮義宗:至有三義:一以明隂陽之氣之至極,二以明隂陽之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南北至】。
雷在地中,地純隂,雷以一陽初動地中,復象。復是一陽初至之日,故稱至。凡人出外而還歸故居,亦皆稱至。一陽初至之日,天地萬物盡由此生,宜安靜有養。又凡出外而還歸之日,俱宜安靜有養。此專直翕闢之至理,而況先王動與天俱,日至與至。復之卦體,一陽還反于初為至日,五闔子上為閉,一亙于下,如以木橫持門戶,杜而加扃為關,先王以至日閉關之象。商行貨,旅出塗,皆坤衆馳騖之人,雷聲寂在淵默,坤衆順以寧居,能使功利衆夫盡絶而不馳,商旅不行之象。一陽為元后,五隂為羣后,一陽端拱于內,五隂順治于外,能使四方羣后盡肖而無為,后不省方之象。復閉關,所以貞一歲震動之生幾,而使行之無不順。隨宴息,所以貞一日震動之生幾,而使行之無不說。知閉關之義,日日有至有復。知宴息之義,息息有宴有隨。
初九,不遠復,無祇悔,元吉。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復初一剛,是人人剛明震動之知體。自其從天而動,謂之無妄;自其從剝而反,透地而動。地或有暗,剛無不明,明有常照,剛有常勝。初非遠而難至,亦無在剝為失、在復為得之間。不遠復之象,祇適悔生于動,動涵于初,乃天根深固,主人以故居動之體,無動之悔。任其有動,皆無適不順之動,無更可致悔之動,吉孰先之?無祇悔元吉之象。象曰:以修身。彖言心,言見;象言身,言修。不遠之復,已見天地之心,故能以之修其身。不然,與天地稍不相似,便成一箇軀殻之身,何修之有?
六二:休復,吉。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凡動性易于外馳,二以動撰順,反轉順初,一切向外走作易。動心盡歇,而泊于初復之上,是為無失休復吉之象。象曰:以下仁二,初以一體言仁,以動不外馳,反求初之不遠為下仁。凡人氣一浮動,腳不點地,如果不落地,果仁雖在,終歸枯槁,而無發生之日。
六三:頻復,厲,無咎。象曰:頻復之厲,義無咎也。
【義無咎。復三解漸、既濟之初,凡四言之】。
頻之義,為數,為急,為連。三動而上,急忙連步,反歸求初,視二已隔一層。二休為安,三頻為危。休于初,仁能下吉;頻于已,義亦無咎。象故明義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柔爻有五,皆為坤衆。凡在復而知復者,皆君子也。在復而不知復,如上之迷,則坤衆之為耳。四行坤衆之中,而不與衆同。迷與初為應,惟初是從中行,獨復之象。四從初,一直通行,步步皆震之大塗象,故明其為從道。
六五:敦復,無悔。象曰: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
五于初,非如二之近、四之應,然是坤順、中體兩撰,則為重坤。其體愈厚,其順愈至,豈其不復?豈其獨致初悔、敦復無悔之象?象曰:中以自考,復自知,不待外求。復五中要于成,姤五中要于隕,隂陽淑慝之所就固如此。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復之兇,反君道也。
【
游氏曰:人心迷悟之分,其端甚微。然燕、越殊轅,各循所適,于何不至?故吉莫善于不遠復,而兇莫大于迷復也】。
上居復終,出于重坤之外,便于從初之道,?;竺载?,莫知所適。迷復之象兇,有災眚。天降旣有災,自作又有眚。坤衆為師,復動成順象,迷動成逆象。以順用衆,無不助之;以逆用衆,無不叛之。無一為用,盡逃其上。用行師,終有大敗之象。剝極剝廬,迷極亦剝,國君安得為以?以必迷國誤君,流禍無窮,以其國君兇之象。坤數窮于十,無不反于一。十乃坤之終,一即震之始。上有坤之終迷,更無震之反生,至于十年不克征之象。君道在初,自二至五,無有不順。惟上之迷為反象,故以為反君道?;騿枺河眯袔?,終有大敗,其始亦或有勝乎?曰:然。今人憑著血氣用事,血氣盛時,慷慨激烈,奮勇直前,亦自所向無敵。到血氣衰時,便索然餒而不振,小小利害,亦足動心,無有不盡喪平生,而一敗塗地者。其以國君之兇亦然。皆緣迷不自知,認照為明,認意為心,認血氣為義理。震雷不聲乎夜半,真明不透乎地底,真陽不奮乎黃宮,反乎君道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