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周易》是一本書,跟其它書沒有太大區別,都是用來記事明理的;
它分成兩部分,易經和易傳;
易經是占卜用的,作于周文王、周公旦和部分卜筮官,書中記錄只有象和理,數隱含其中,占卜為用,也就是游戲規則;
易傳是后來孔子對易經的注解,文王占卜時還用不到;
凡是理論,必然以用為主,我們先看看什么是占卜;
先舉個例子,一個女孩想知道心儀男子愛不愛自己,正好旁邊有一棵月季花樹,于是掐了一朵月季花,準備用花朵做預測;
女孩掰下第一片花瓣,然后心中默念愛我,掰下第二片花瓣默念不愛我,第三片花瓣默念愛我,第四片花瓣不愛我,…,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片花瓣;
如果最后一片花瓣默念的是愛我,皆大歡喜,心情愉悅,如沐春風!
如果最后一片花瓣默念的是不愛我,黯然神傷,失魂落魄,如喪考妣;
滿意,還是不確定,再來一朵!
不滿意,不確定,再來一朵!
來多少遍都可以,關鍵是心誠,不然玩著就沒意思了!
所以古人占卜,要齋戒三日,以示心誠!
我們重點關心的是,這個事件隱含的內在邏輯是什么?
女孩有一件事兒猶疑不決而又急需印證,她有自己的主意卻拿不定主意,想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和規律去求證判斷!
花朵和花瓣就是她借助的工具;
一朵一朵掰花瓣就是她找到的規律;
單數花瓣對應愛,偶數花瓣對應不愛,掰花瓣的同時默念愛或不愛就是她設定的游戲規則;
那么必然的,按這套游戲規則得出的結論只有兩種可能性:愛或不愛;
選擇權又重新回到女孩手里,那就看她怎么選擇,或者說信還是不信了!
這不就是占卜嗎;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易經;
女孩選擇用月季花和花瓣,文王覺得掰花瓣過于殘忍,不利于普及,于是選擇了到處都是的蓍草梗作為占卜的工具;
女孩選擇用奇偶數重復的方式確定結果;文王覺的技術含量有點低了,顯不出文化人的水平,于是選擇用河圖中的大衍之數(也即天地之數)55,通過象征天地人三才的方式方法,運用一套復雜卻行之有效的規則最終確定結果;
女孩要默念愛或不愛,文王要默念所占卜的事情;
女孩最終確定的是一個花瓣和它對應的結果;文王最終確定的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和它對應的卦辭爻辭;
同樣的,對于結果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那么什么是象、數、理、占?
64卦和384爻就是易經的象;
大衍之數五十五就是易經的數;
卦辭和爻辭就是易經的理;
用蓍草按照大衍之數和一定規則最終得到一個卦就是占;
易經的占卜很復雜嗎?
沒有,讓占卜變得復雜是后世人的事兒,跟文王沒有半個銅板的關系;
另外,只要你喜歡,你可以用各種有規律的隨機方式去得到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個卦;
用龜殼可以嗎,可以,陰陽有兩個,龜殼有正反;
用銅錢可以嗎,可以,三個銅錢,六個面,三爻卦有了,六爻卦也有了;
用竹簽可以嗎,可以,六十四個竹簽六十四個卦,不要太簡單;
文王創作的易經,跟西方發明的撲克一樣,讓后世人玩得不亦樂乎,還能變著花樣的玩,這恐怕是文王始料未及的吧;
易經是占卜用的,作于周文王、周公旦和部分卜筮官,書中記錄只有象和理,數隱含其中,占卜為用,也就是游戲規則;64卦和384爻就是易經的象;大衍之數五十五就是易經的數;卦辭和爻辭就是易經的理;用蓍草按照大衍之數和一定規則最終得到一個卦就是占;
金錢卦是用六枚硬幣算卦的一種方式,相傳為周文王所創,所以又稱文王六十四卦金錢課。金錢卦用六枚銅錢起卦,將銅錢搖數搖后放置成一排,根據銅錢的正反便可得到對應的卦象。易經六十四卦怎么算易經硬幣卜卦方法?六十四卦解卦:水天需卦六爻吉兇水天需六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