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行果,唐朝中期十八學士之一。待皇太子讀。與馮朝隱、會真齊名。卒后贈慶王傅。侯行果著作已失,主要散見于李鼎祚《周易集解》。黃奭的《黃氏逸書考》中收有《侯果易注》一冊。
史書記載
侯果,見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其生平不詳。據清人馬國翰考證,侯果即侯行果。馬氏云:“果名于史志無考,惟《唐書.儒學列傳.褚無量傳》云:‘始,無量與馬懷素為待讀,后秘書少監康子元、國子博十侯行果亦踐其選。'意侯行果即侯果,唐人多以字行,果名而行其字也?!保ā队窈椒枯嬝龝罚╆P于侯行果,《新唐書》有記載,該書《儒學下.侯行果傳》云:“行果者,上谷人,歷國子司業,待皇太子讀。卒,贈慶王傅。始行果、會真長樂、馮朝隱同進講,朝隱能推索《老》、《莊》秘義,會真亦善《老子》,每啟篇,先薰盥乃讀。帝曰:‘我欲更求善易者,然無賢行果。'”又《儒學下.康子元傳》云:“元初,詔中書令張說舉能治《易》、《老》、《莊》者,集直學士侯行果薦子元及平陽敬會真于說, ……子元擢累秘書少監、會真四門博士,俄皆兼集賢詩講學士。玄宗將東之太山,說引子元、行果、徐堅、韋綏商裁封禪儀?!睆囊陨嫌涊d看,侯行果既是一位深受朝廷器重的官員,又是一位與馮朝隱、會真齊名的當朝大學者,尤精于易學,否則朝廷不會啟用他舉薦善《易》者。
作品
侯果的著作已失。其易注主要散見于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清儒馬國翰據李氏《周易集解》所引易注,輯《周易侯氏注》三卷,收入《玉函山房輯佚書》中,除了輯《周易集解》所引易注外,還參照宋代鄭剛中《周易窺余》、李衡《周易義海撮要》、朱震《漢上易傳》,元代吳澄《易纂言》,明代魏睿 《易義古象通》、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等書所引易注,輯成《侯果易注》一冊,收入《黃氏逸書考》中。 他在注《易》時,許多地方取鄭學,兼參荀虞之學。 侯氏易學除了主象數易學外,還有義理之傾向。單就象數易學而言,雖然侯氏的思想及其運用還沒有超出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他的象數易學無法與漢儒相提并論,但是在唐代卻舉足輕重。因為唐代以孔穎達注疏的王弼易為官學,明經取士,皆尊為圭臬,士子皆謹守官書,莫敢有異議。在這種情況下,侯氏敢于取象數注《易》,極為可貴,正因為如此,他成為唐代象數易學代表顯赫于當時。關于這一點從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可以得到證明。李氏在此書中集漢唐易四十家,其中集侯果易百余節,從數量言之,在四十家中居第四位,這說明了他的象數易學在易學史上、尤其是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
(清)李光地撰《周易通論》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易類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通論四卷,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
緯書流行於西漢,相較於?經?書,緯書可以說是輔助?經?書之作,儒家五經都有各自的緯書,《易經》則有《易緯》。易緯系列:乾坤鑿度、乾鑿度、坤靈圖、是類謀、稽覽圖、...
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依據版本: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字康成,從馬融學,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馬融對於鄭玄有?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的感...
注:本文轉自臺灣南郭子先生創辦的易學網:https://www.eee-learning.com/目前南郭子站長在輸入整理《四庫全書》中所收錄的《易林註》,已經...
(西漢)焦延壽撰《焦氏易林》目錄原文無卷別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七易林 術數類四 占卜之屬提要臣等謹案易林十六卷,漢焦延壽撰。延壽,字贛,梁人,昭帝時由郡吏舉小黃令...
清黃宗羲所著《易學象數論》可以說是研究象數易學的經典之著,不只對兩漢以來象數易學的義理多所整理與闡述,也廓清宋明儒者的諸多見解。四庫全書本提要中引梨州先生於南雷...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0冊?經部14?易類朱元昇字日華,南宋知名易學家。其易學祖述邵雍及劉牧,主要以河圖、洛書...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47冊?經部41?易類(清)惠士奇撰《惠氏易說》提要【臣】等謹案:《惠氏易說》六卷:國朝惠...
【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15冊?經部09?易類 (南宋)呂祖謙等撰《古周易》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古周易易類...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07冊?經部01?易類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
【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2冊?經部06?易類(宋)程大昌撰《易原》提要【臣】等謹案《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大昌...
【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9冊?經部13?易類(宋)稅與權撰《易學啟蒙小傳》提要【臣】等謹案《易學啟蒙小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