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爻是言,善反於恒者,終能因中以得正也?;谕?,謂失之於初,改之於終。
周公繫恒二爻曰:九二以陽居陰,本不正而有悔者。然幸其所居得中,是存心有常,本體不虧,即偶不出於正,特一時一事之過耳。終能善反以為功,因中以求正,自然內省不疚,無惡於志,悔不終悔而亡也。
孔子釋二象曰:九二宜悔而亡者,何哉?以其中而能久,是恒性常在,而本體之明有未嘗息者。故能覺悟其非,而一反之於正。小疚不足以累其心矣,何悔之不亡乎!
按:貞者恒之道也。此爻不言貞,而言中者,蓋恒之所貴者貞,貞之所貴者中。恒而非貞則失其恒,故四以久非其位而失禽,上以振恒而大無功。貞而非中則失其貞,故初之浚恒以貞而兇,三之承羞以貞而吝,五之恒其德以貞而有從婦之兇。惟九二能久中,則無過不及之弊。中之所在,即正之所在也。程頤亦曰:「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不必中?!褂蠡谕鲋溃淇刹幻沆洞嗽?。
上一章節
[南宋]俞琰-第32卦?恒卦九二?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
[清]傅恒-第32卦?恒卦九二?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