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爻是言,君子之出處,當自量也。我生,我之所行也。
周公繫觀三爻曰:士君子出處之際,既度之人,又度之己。六三居下之上,是其所處,在可進可退之間。然則,當何所取衷哉?惟反觀己之動作施為,能成天下之務,則從而進,時當通而通也;不能成天下之務,則從而退,時當塞而塞也。但取決於己可矣。
孔子釋三象曰:君子之進退,有道存焉,而要皆視乎我也。茍不度德量時,貿貿然旅進旅退於其間,則失道者多矣。觀我生以為進退,則其進其退,我皆得而主之,何至於有失哉!
按:聖人嘗言:「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褂盅裕骸赣弥畡t行,舍之則藏?!菇约孢M退之義。此全視乎世以為去就者也。若大觀之主在上,惟患我之不能用世,不患世之不能用我。故不必問之世,而但當問之己。其殆古人量而後入之義乎!士君子出處之間,可以知所審矣。
【今注】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語出自《文言傳》引孔子注解乾卦初九:「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篇》孔子對顏淵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上一章節
[南宋]俞琰-第20卦?觀卦六三?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
[清]傅恒-第20卦?觀卦六三?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