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彖傳》,是釋大有彖辭,以明人君德足以治有,而致治化之盛也。柔,謂六五。上下,謂五陽。應天,指六五而言。
孔子釋大有彖辭曰:卦之名為大有者,蓋以卦辭六五一陰居尊,而有大中之道。當大有之時而居尊位,則中亦非尋常之中,而為大中也。惟大中而五陽應之,是上下五陽皆為六五一陰所有也。故彖辭繫之曰:大有。大有何以元亨?以其德實有以致亨耳。剛健則能勝私,文明則能燭理,故得天位而行天道,則天敘有典,而惇之以時;天秩有禮,而庸之以時。天命有德,而章之以時;天討有罪,而刑之以時。洵乎大善而亨也。
按:大有之所以亨者,不以勢而以德。蓋德之體則剛健文明,德之用則應天時行。盡善盡美如此,是以能成大一統之治耳。
上一章節
[南宋]俞琰-第14卦?大有?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
[清]傅恒-第14卦?大有?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