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之與九三,位若同而異,情若異而同。九三居下之上而方尊,九四居上之下而已偪,故位若同而異。九三之惕則懼於進,九四之躍則向於進。四之躍其情固異於三之惕也,然聖人末敢輕許之也,故曰或焉,或之者,疑之也,疑之者未可以必進也??梢攒S則動,未可以躍則靜。淵靜也,或躍者,試其所養;在淵者,涵其自養。宜動而動,宜靜而靜,斯無咎矣。三之勤而懼,文言以為君子進德脩業,雖危無咎。四雖無三之懼,然亦能躍而疑,文言亦以為君子進德脩業,故無咎。此其情所以若異而同也。程子以為舜之歷試時也。安定胡氏以此爻為太子之位,其說尤切。蓋懦於躍則為漢之惠元,僅為得之。躁于躍則為商臣、為元兇,其咎大矣。或曰:晉之申生、漢之榮彊,非以躍而咎也,何如?曰:易之戒義也,三子之遭,命也。命不可逃,而義不可越,使三子越義以逃命,命可逃乎?命不可逃,則孰若守義以聽命。三子守義以聽命,雖曰有咎,吾必謂之無咎矣。至泰伯、仲雍、伯夷、叔齊,則躍與否,無咎與否,皆所不能囿也。所謂賢者過之者與。
上一章節
[北宋]蘇軾-第01卦?乾卦九四?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
[明]來知德-第01卦?乾卦九四?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