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爻是言人臣能撥亂而成濟渙之功也。血去,謂無傷害。逖出,謂無憂懼。
周公繫渙上爻曰:上九以陽剛而居渙極,夫陽剛則有撥亂反正之才,渙極又當亂極思治之候,以此濟渙,必能出乎渙矣。故當渙時,海內瘡痍,皆有傷害之危。今禍亂已息,為能渙其傷害,而傷害已去。且人心驚恐,皆有憂懼之思,今傾危已安,為能渙其憂懼,而憂懼已出。夫傷害既去,而畏懼復忘,則岀湯火而登之衽席,濟渙之功成矣。誰得而咎之乎。
孔子釋上象曰:時當渙散,不免傷殘憂懼之害。今乃渙其血去逖出者,蓋上九以陽剛居渙之極,則危者已安,否者已泰,能岀乎渙而遠於害矣。
按:渙有分裂之象,生民之害為大。幸上卦已出坎險之外,上九又居渙之極,去渙愈遠,而血去逖出。是天心合而運數可回,人事盡而謀猷克展。此時之民,自無不出險而就安矣??梢娞煜挛磭L無艱危之勢,全在大臣有匡濟之才。如漢之陳平、周勃,當諸呂擅兵之時;唐之李泌、陸贄,值藩鎮紛爭之日。皆能深思遠慮,芟除禍亂,百姓復安。其扶危定傾之功,炳在史冊,豈非得濟渙之道者哉。
上一章節
[南宋]俞琰-第59卦?渙卦上九?爻辭詳解
下一章節
[清]傅恒-第59卦?渙卦上九?爻辭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