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辯錄〗四卷。明楊爵(1493—1549)撰。楊爵字伯珍,一字伯修,號解山。陜西富平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授行人。歷官山東道監察御史。卒謚忠介。著有《斛山遺稿》等?!睹魇贰肪矶倭憔庞袀?。據此書楊爵喜靖二十四年(1545)自序,為楊爵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周易》之作,取《易.系辭》“困德之辯”命書名。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兼及之,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睹魇贰窏罹舯緜髯鳌吨芤邹q說》。有明刊本、《四庫全書》本、清道光十二年(1832)刊二卷本。
楊爵(1493—1549年),字伯修,號斛山,陜西富平縣老廟鎮篤祜村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五十七歲。以學行有名。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歸。服闋,起故職。時年歲頻旱,帝日夕建齋醮,經年不朝;爵上疏極諫,立下詔獄,歷五年得釋。抵家甫十日,又被逮系獄,三年始還。卒,謚忠介。爵所作詩文,多直抒胸襟。有楊忠介集十三卷,周易辨錄四卷,(均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臣】等謹案:
周易辨録四卷,明楊爵撰。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以上疏極論符瑞下詔獄,繫七年始得釋,事跡具明史本傳。其書前有自序,題嘉靖二十四年乙巳,蓋即其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所作,故取繫辭困德之辨一語為名。明史本傳作周易辨說,其名小異,然藝文志仍作周易辨録,蓋刊本字誤也。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皆兼及之,特不列其文耳。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蓋以正直之操,處杌楻之會,幽居遠念,寄托良深,有未可以經生常義律之者。然自始至終,無一字之怨尤,其所以為純臣歟!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1冊?經部25?易類
《周易義海撮要》共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寧間蜀人房審權,病談《易》之家,有的泥于陰陽,有的拘于象數,乃斥去不采,而專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說,上起鄭玄、下至王安石,...
《春秋占筮書》清代毛奇齡撰,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另外,漢晉一些符合《周易》古法的占筮例,亦收錄其中。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仲氏易》及《推易始末》。《仲氏...
[清]喬萊撰《喬氏易俟》 [清]喬萊撰《喬氏易俟》書籍介紹 清喬萊撰。十八卷?!端膸烊珪繁?。清喬萊(1642—1694)撰。喬萊字石林,江蘇寶應人??滴趿?...
《大易粹言》主要內容是,南宋方聞一輯。聞一為舒州人。其時,曾種知舒州,命聞一編輯此,以供閱讀,種字獻之,福建泉州人。〖大易粹言〗十卷。南宋方聞一輯。聞一為舒州(...
〖周易新講義〗十卷。宋耿南仲(?—1129)撰。南仲字希道,河南開封人。元豐進士,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遷寶文閣直學士、在東宮十年。欽宗即位,擢尚書左...
[清]納蘭性德輯編《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介紹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清納蘭性德(1654-1685)輯編。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州正黃...
[宋]魏了翁撰《周易要義》書籍介紹 〖周易要義〗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慶元進士,官至資政殿大學士,...
《仲氏易》書籍介紹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一名甡,字大可,號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蕭山人??滴跫何匆詮[監生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
書籍介紹 三卷,明高攀龍著。自序以為,其知易知,其能簡能, 易簡則天下之理得。故詮釋《易》義,每條不過數言。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而無非心之易,故貴于學。學之所...
周易尚氏學內容簡介: 《周易尚氏學》是對《周易》包括《易紀》全文的注釋。作者繼承象數學的傳統,認為《易》辭皆觀象而累,故重在以象釋《易》。除了依據《易傅》所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