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復,返也。剝之一陽在外,倒轉為復,則返于內也。嚮也五隂之朋往剝乎一陽,今則五隂之朋來順乎一陽,故亨。疾,害也。此卦下震上坤,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則無疾,朋來亦無咎。易以一爻為一日,剝六畫併復初畫,是為七日。易窮則變其道,與天道同故。反剝為復,則不過七日。剛徳方長,前無阻礙,是以利有攸徃。
初九:不遠復,無衹悔,元吉。
初居震動之始,方動即復,是不遠而復,復之最先者也。故不至於悔而元吉。衹,從衣從氏,當依馬融作之是反。伊川程子曰:衹,抵也,與底通。
六二:休復,吉。
休復與休否之休同,切比于初,而其心好之,蓋得震動之中,而安詳和緩,樂從其善者也。向來隂皆往而剝陽,今則返而從陽,是復善也。凡隂皆忌陽來,陽來則娼疾以惡之,今六二柔順中正,見一陽之復而其心休休焉,樂與之比,吉之道也。然以復之時位觀之,則二之休復吉,又不若初之早復而元吉。
六三:頻復,厲無咎。
頻,急也。六三不中不正,居震動之極,上無應援,徃將何之?窮蹙窘迫而復,猶人行至水,頻而不可前,則倉忙奔走而返,故曰頻復。雖不如六二休復之吉,然窮而知復,亦不至如上六迷復之兇,是以厲而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
復之六四即剝之六三,嚮與衆隂相失而獨應於上,今在衆隂之中獨應於初,故曰中行獨復。
六五:敦復,無悔。
初為復之主爻,四與之應,知所從矣。五去初遠,又非其應,則其下而從之也。未免過于四而加厚焉,故曰敦復。復善如此,是以無悔,其義與敦臨同。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弗克征。
上六隂暗之極,去初最遠,窮而忘返,故曰迷復,既兇而又有災眚,則無適而非兇矣。其能變動而有為乎,用之行師則終有大敗,不特兇于而身,又兇于而國,以及其君。雖至十年之久,終弗克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