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二》【周易十翼】雜卦傳

[清]朱軾|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清]朱軾《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二》雜卦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

朱氏曰:比得位而眾比之,故樂;師犯難而衆從之,故憂。憂樂以天下也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本義》:以我臨物曰與,物來觀我曰求?;?strong>曰:二卦互有與求之義

謹按:以臨臨,觀,與也;觀來觀,臨,求也。觀為臨,觀,予也;臨來臨,觀,求也。故曰:或與或求。

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本義》:屯震遇坎,震動故見,坎險不行也。蒙坎遇艮,坎幽昧,艮光明也?;?strong>曰:屯以初言,蒙以二言。

蘇氏曰:君子以經綸,故曰見盤桓。利居貞,故曰不失其居。蒙以養正,蒙正未分,故曰雜。童明,故曰著。謹按:見與著對,不失其居與雜對。屯者守其故,蒙者棄其故也。

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

俞氏曰:損、益蓋未至于盛衰,而盛衰自此始也。

錢氏曰:損、益、否、泰為盛衰反覆之介,易所最重者也。雜卦于他卦分舉,而損、益、否、泰則合舉之,以明盛衰之無常,反覆之甚速也。周易自乾、坤至否、泰十二卦,自咸、恆至損、益十二卦。此除乾、坤外,自比、師至損、益十卦,自咸、恆至泰、否十卦。

大畜,時也;無妄,災也。

《本義》:止健者時有適然無妄,而災自外至

郭氏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然則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亦以待時也。無妄之謂災,其餘自作孽而已,故無妄匪正有眚。

謹按:無妄自有災,災然後見無妄。詳見無妄卦。時與災對,得時則亨而無眚也。

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

柴氏曰:謙者視已若甚輕,豫則有滿盈之志而怠矣。

張氏曰:萃有聚而尚往之義,升有往而不反之義。

噬嗑,食也;賁,無色也。

《本義》:白受采

謹按:噬嗑之食,玄酒太羮之味也,與無色之賁對。

兌見而巽伏也。

《本義》:兌隂外見,巽隂內伏。

隨,無故也;蠱,則飭也。

謹按:隨所當隨,不必故舊。

俞氏曰:隨人則忘舊,蠱則飭而新也。

剝,爛也。復,反也。

項氏曰:剝爛,盡復反生也。凡果爛而仁生,物爛而蠱生,木葉爛而根生,糞壤爛而苗生,皆剝復之理也

晉,晝也。明夷,誅也。

虞氏曰:離日在上,故晝也。明入地中,故誅也。

謹按:畫,明也。誅,傷明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本義》:剛柔相遇而剛見揜也

謹按:窮通有時,井之通,井之時;困之窮,困之時也。君子隨遇而安可耳

咸,速也。恆,久也。

謹按:咸無心,不期然而然,速也;恆用力,無時不然,久也

渙,離也。節,止也。解,緩也。蹇,難也。睽,外也。家人,內也。否、泰,反其類也。

虞氏曰:渙散,故離節制度數,故止。

徐氏曰:外,猶言外之也。非內外之外,以情之親疏為內外也。

謹按:緩與急對,難急也,緩之則解矣。

大壯則止,遯則退也。

《本義》:止謂不進。

郭氏曰:壯不知止,小人之壯也。君子之壯則有止,遯之退,大壯之止,則克己之道。

大有,衆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

潘氏曰:物盛則多故,旅寓則寡親

謹按:豐盛之時,非親亦親,旅則謂他人昆,亦莫我聞矣。

離上而坎下也。

《本義》:火炎上,水潤下

小畜,寡也;履,不處也。

《本義》:不處行進之義。

謹按:寡,弱也。以小畜大,力弱而不能聚也。處,止也。小畜上爻曰:既雨既處。于小畜曰寡,戒之也;于履曰不處,勉之也。

需,不進也。訟,不親也。

謹按:進者,進而就也,不進則相違矣。在需則喜其不進,在訟則戒其相違也。

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妺,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本義》自大過以下,卦不反對?;蛞善溴e簡,今以韻協之,又似非誤,未詳何義。

胡氏曰:《本義》謂:自大過以下,或疑其錯簡,以韻協之,又似非誤。愚竊以為雜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備,此蓋指中四爻互體而言也。先天圖之左互復、頤、既濟、家人、歸妺、睽、夬、乾八卦,右互姤、大過、未濟、解、漸、蹇、剝、坤八卦,此則于右取姤、大過、未濟、漸四卦,于左取頤、既濟、歸妺、夬四卦,各舉其半,可兼其餘矣。始于乾,終于夬,夬之一隂決盡,則為乾也。

謹按:大過,顚也。頤,養正也。姤,遇也。夬,決也。漸,女待男行始也。歸妺,女之終也。歸妺,女先男,本不能有終。傳曰:女之終,謂卦意。明女歸之,貴有終也。既濟,定也。未濟,窮也。八卦何嘗不反對,但文法參差耳,似可無庸鑿求也

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二

【資料錄入】:丁不二

【初次點?!浚航鈱毱?/strong>

【再次點?!浚簳簾o

【負責版主】:待申請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四十七冊-經部易類四十一(文淵閣藏本)

×關閉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