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下震上乾。無妄者,實理自然之謂。震,動也。動以天為無妄,動以人則妄矣。無妄次復。按《序卦》: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復者反于道也。既復于道,合于正理而無妄矣。無妄所以次復也。全彖大亨而利于正,不正則所往不利。蓋正則合于無妄,不正則妄矣。六爻下三爻震體,時當動而動者,故動則應天。初之往吉,二之利往,三曰行人之得,皆動而無妄者也。上三爻乾體,時當靜而靜者,故動則拂天。四之可貞,五之勿藥,上之有眚,皆以不動為無妄者也。乾體非靜。但震動之時已過,則宜順乎天,不必復有所動耳。此六爻之大略也。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無妄,實理自然之謂?!妒酚洝纷鳠o所期望而得,亦即自然之意,蓋有所期望皆妄也。天之化育萬物,生生不窮,各正其性命,本無妄也。下震上乾,動與天合。自可大亨,而必利于正固。若有不正即妄也。則有過眚而所往不利矣。吉兇悔吝生乎動,卦以震動為主,故聖人多戒辭。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以卦綜言也。大畜艮在外為主,今反為震為主于內,此卦之所以為無妄也。動健以下,一正一反,能如本卦之德,動健,剛中而應,則以正合乎天命矣。若其不以正,則私意妄動,必不可行也。震動乾健,以卦德言。九五剛中而應六二,以卦體言。天之命,天理之當然也。無妄之往何之,承上匪正言。無妄而不正,往復何所之乎。不正則逆天之命,天必不祐,其猶可行乎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天下雷行,震動發生。萬物各正其性命,物物與之以無妄也。先王法此,對其所育之時,養育人民,使昆蟲草木無不得宜,亦物物與之以無妄也。對時,如孟春犧牲毋用牝,斧斤以時入山林之類。茂者,盛大之意。無時不對,無時不育也。即盡人性,盡物性,贊化育之謂也。天下雷行,物物與以無妄,物物各具一性,物物一自然之天也。聖人因物之性以育萬物,使物物各得其天,聖人一自然之天也。
初九,無妄往吉。
初當位而動,為無妄之主,動之得正者也,何往非吉。按:他卦皆以應為吉,此則二應五,三應上,乃三有災,五有疾,而上不免于眚,獨初以無應而吉者,蓋卦名無妄,貴于無心,有心于應而往,則妄矣。震陽初動,誠一未分。剛實無私,動與天合。不必有應,而得無心之吉也。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誠能動物,往無不通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耕,農之始。穫,其成也。田一歲曰菑,三歲曰畬。始耕終穫,先種後畬,此自然之常。今皆曰不,統付之無心也?;蜃鞑桓苑偅磺彾援??;蜃鞑灰愿嫹偅灰郧彾嫯?。唯《本義》謂四者俱無。不耕不菑,無所為于前。不穫不畬,無所冀于後也。蓋無妄之時,有所為所得付于兩忘,而自然如此者?;ヘ陨腺阆抡穑裰?。震為未稼,收穫菑畬之象。六二柔順得中正,因時順理,而無私意期望之心,故有不耕穫,不菑畬之象。占者如是,則利于有所往矣。蓋假像之辭,不可以辭害意也。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未富,如非富天下之意,言非計其利而為之也。
六三,無妄之災?;蚶M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三變離,牛象。互巽為繩,艮為鼻,繫牛之象。震為大塗,中爻人位,行人之象。卦之無妄皆以正而亨。六三則不中不正矣,故有無妄致災之象。行人牽牛以去,居者反遭詰捕之擾,所謂無妄之災也。震主動,故去者猶可倖免,居者反以無妄致災。占者得此,則以其行止分其吉兇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得者有無妄之福,邑人有無妄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居四非貞也,然陽剛乾體,不事應與,可以自守其正,不可以有為,亦不至于有咎也。蓋下卦震體,以動為無妄。四交乾,則動之時已過,以不動為無妄。可貞則不雜以妄矣。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有猶守也。天命之正,人所固有。貞者守其所固有也。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五變,互三四為坎,有疾之象?;ベ隳爵奘?,藥之象。乾剛中正,以居尊位。當無妄之時,容有非常意外之事。靜以待之則自消,如有疾,勿藥而自愈也。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無妄而試藥,反為妄矣,故不可。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上居乾之終,純乎天矣,無妄之至也。然卦當窮極,以九居上,其位不正,行則無利。即彖所謂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也。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無妄宜可行。然時位窮極而行,則自為妄以取災也。全彖無妄二字之義,兼《本義》實理自然與《史記》無所期望二意。無妄而出于正則利,不正則有眚。天下有無妄之福,無妄之禍,而自處不可不出于正也。六爻內三爻以動為正。故初往吉,二往利,三之行人亦得牛,皆有無妄之福也。外三爻以不動為正。故四可貞,五勿藥,上行則有眚。蓋雖有無妄之禍,而能靜守其正,則眚亦可無也。無妄之禍福聽于天,唯正則不失可亨之道,聖人示人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