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不利有攸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邵子曰:乾、坤,大父母;復、姤,小父母。故以復統中十二卦,姤統後十二卦。然有艮之成終成始,斯有震之出,故剝在復先。連山首艮,歸藏首坤,剝兼艮,坤居中局之首,此周易兼夏、商之易也。
剝,剝也。剝之義為裂,為落,為削,為傷害。卦以一陽在上,當其往而衰,五隂在下,當其來而盛,一段陽明生長之氣,都要變成隂闔閉殺之氣,所以成剝,以柔變剛之故也。然陽主生,隂主成,隂原不是剝陽底,陽為主,隂為從,陽原不是隂所剝得底,其所爭只在從陽不從陽之分。若隂知從陽,便接得這陽生之氣來,隨爾經一番摧落銷隕,這隂原輔陽底,原是有用底。若不知從陽,便接不得這陽生之氣來,這隂便自消自潰,自摧殘,自凋落,豈不成剝?故曰:剝,爛也。如物之隂氣多而潰爛也。若陽何患于剝?隨你隂氣剝落,陽生之氣自若,隂愈銷毀,則陽愈完足,隂愈凝沍,則陽愈結實。若因剝之時,反足以完其一元生意者,如果之熟而爛,纔得元氣,固足成仁,則又莫妙于剝也。故造化非剝不見消中有息,學問非剝不見減中有增。至哉!剝之義也。不利有攸往,正是君子處剝之妙用。蓋當此時,純是隂柔變剛世界,陽剛直無存劄之地,豈有前步可往?已在必不可有為時節,故不利有攸往。言不利攸往,正明必無為乃君子之利。何也?以小人方長也。其處之之道何如?只有順而止之。順者時不利往,則順而不往;止者當不往而不往,便是得其所止。蓋闔戶為坤,君子以坤之閉藏為道;不動為艮,君子以艮之靜止為道。當此時便做此事,故曰順而止之。然卻留得這種陽氣在天地間,屹然不可移動。小人自剝,君子不為之剝;世道自變,君子不為之變。為天下立極,為生民立命,真是大觀在上,而民之儀表在此,故曰觀象也,即大觀在上之象也。蓋消息盈虛,天行之數。剝之時,處其消,處其虛,惟君子有順止之道,能于消中善其息,于虛中養其盈,不隨氣數為消息盈虛,而有所以主持乎氣數者,以此為尚。真是先天不違,後天奉時行事,是乃所謂天行也。陽剛在一處,有一處生長發育之功,如比如豫等,皆五隂一陽,而生育無不遍。惟剝一剛,卻居于不用之地,陽生氣運,到此變了,故謂之變剛。然氣運雖變,陽剛只是以生生為心。觀之五上,俱曰觀生,總是這團生氣。剝羣隂俱變,獨存一陽在上,如天之無不遍覆,無不生育,故謂之觀象。
象曰: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卦以一君統五民,主爻獨在上,故大象不取隂剝陽為義,而取陽覆隂為義。曰:山附于地,剝。山附地,地厚則山安。上附民,民厚則上安。故雖當隂盛剝陽之時,陽只是施,只是生,厚下安宅之義也。
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兇。
象曰:剝牀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剝牀以辨,蔑貞兇。
象曰:剝牀以辨【牀幹】未有與也。
六三,剝之無咎。
象曰: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上下,謂四隂。衆隂方剝陽,而已獨應之,無咎之道也】。
六四,剝牀以膚,兇。
象曰:剝牀以膚,切近災也。
【牀近人而氣不相通,故兇。爻皆取象剝牀,擬議精矣】。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象曰: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當衆隂之長,率其類受制于陽,故有此象】。
五隂在下,只有一個從陽,便是隂之貞。五近上,三應上,是承得陽生來底,初二四俱不能也,所以皆兇。不能從陽,便是蔑了自家生理,所以初與二同,曰蔑貞。足最下,直從下滅起,曰以滅下也。二辨【牀之辨處】雖視初稍上,然接得陽氣來,安得君子之身方隂陽成相,與二上不相當,故曰未有。與三卻應得上來,雖同一剝,然生氣不滅,自可無咎。蓋有發榮,有剝落,氣運之必然,而物之受剝不同。試以草木觀之,風霜氷雪有經一番摧剝而遂湮滅無存者,生氣不存者也。有經一番摧剝而依舊發榮者,生氣不蔑者也。愈剝愈新,剝之何害?四與二上下皆蔑貞,三獨不蔑貞,故曰失上下。
【杜詩輕風扶柳絮,淡月失梨花,得失字意】。
四是艮體,亦不知從陽,豈不是自剝了膚?
【膚,席也,與牀字不粘】。
象曰切近災。四位與上近,最易承陽,亦至剝膚,天下事將盡壞,故其災尤為切近。五直近上,五一順,全卦俱順,有貫魚之象,衆隂順從,皆五之力,又有以宮人之象,所以無不利,又曰終無尤。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上九元陽一點,天地不息之心于此而存,故象碩果。萬物消靡,宛然生意孕藏,正于剝爛中顯仁,不為風霜所摧,不為隂凝所蝕,不食之謂也。君子亦然。碩人在上,天地命脈所係,隨你小人剝削,愈成君子之大,得輿之象。若小人不知此也,君子日生成之,彼不侵蝕而盡蔑之不止,何異自撤其廬者哉?可見君子之生氣自若,小人固無如君子何;小人之消滅自若,君子亦無如小人何。故象曰終不可用,見小人之終難改換也。
總:剝為君子最難處之時,于不可有為之中,獨有所保合,以成大有為之用。這個消息盈虛,方纔囬得天運,非碩大之德,烏足語此?惟其有剝中之碩果,方有復來之剛反。人但知復中見天地之心,不知剝中亦足見天地之心也。春秋有仲尼,萬世有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