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25卦-無妄?天雷無妄(震下乾上)-[北宋]蘇軾著《東坡易傳》

[北宋]蘇軾|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5卦-無妄?天雷無妄(震下乾上)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謂初九。

動而健,剛中而應。

謂九五。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無妄者,天下相從於正也。正者,我也;天下從之者,天也。聖人能必正,不能使天下必從,故以無妄為天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無故而為惡者,天之所甚疾也。世之妄也1,則其不正者容有不得已焉。無妄之世,正則安,不正則危。棄安即危非人情,故不正者,必有天災。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妄者,物所不與也。

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茂,勉也;對,濟也?!秱鳌吩唬簩捯詽?,猛以濟寬。天下既已無妄矣,則先王勉濟斯時,容養萬物而已。

初九:

初九:無妄往,吉。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所以為無妄者,震也。所以為震者,初九也。無妄之權在初九,故往得志也。

六二: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六三:

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九四:

九四:可貞,無咎。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九五: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善為天下者不求其必然,求其必然乃至於盡喪。無妄者驅人而內之正也,君子之於正,亦全其大而已矣。全其大,有道不必乎其小,而其大斯全矣。古之為過正之行者,皆內不足而外慕者也。夫內足者,恃內而略外,不足者反之。陰之居陰,安其分者也,六二是也。而其居陽也,不安其分而外慕者也,六三是也。陽之居陽,致其用者也,九五是也。而其居陰也,內足而藏其用者也,九四是也。六二安其分,是故不敢為過正之行,曰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夫必其所耕而後穫,必其所菑而後畬,則是揀髮而櫛,數米而炊,擇地而蹈之,克其操者,蚓而後可,將有所往,動則躓矣。故曰於義可穫,不必其所耕也;於道可畬,不必其所菑也。不害其為正而可以通天下之情,故利有攸往。所惡於不耕而穫者,惡富之為害也。如取之不失其正,雖欲富可得乎?故曰不耕穫,未富也。六三不安其分,而外慕其名,自知其不足,而求詳於無妄,故曰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蛘撸M其牛於此,而為行道者之得之也。行者固不可知矣,而欲責得於邑人,宜其有無辜而遇禍者,此無妄之所以為災也。失其牛於此,而欲必求之於此,此其意未始不以為無妄也,然卒至於大妄2,則求詳之過也。九五以五用九,極其用矣,用極則憂廢,故戒之曰「無妄之疾,勿藥有喜」。無妄之世而有疾焉,是大正之世而未免乎小不正也,天下之有小不正,是養其大正也,烏可藥哉!以無妄為藥,是以至正而毒天下,天下其誰安之?故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九四內足而藏其用,詘其至剛而用之以柔,故曰「可貞,無咎」??梢云湄懻锒鵁o咎者,惟四也。其《象》曰「固有之」。固有之者,生而性之,非外掠而取之也。

上九: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無妄之世有大妄者,六三也。而上九應之,六三外慕於正而竊取其名,三以茍免可也。至於上九,窮且敗矣。

1.世之妄也:《蘇氏易傳》作世之衰也。
2.卒至於大妄:《蘇氏易傳》作「反至於大妄」。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