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講座》·第12講 宋代的易圖:朱熹的《河圖》、《洛書》

| 易理書籍| 2023-12-29 23:45:13| 0

“河圖”二字先見于《尚書·顧命》之后,至北宋劉牧之前人們皆以“河圖”為祥瑞,視其內容為文字或地圖。到了劉牧之時,則以孔子“天何言哉”為由,否定“河圖”原本傳說的內容,以黑白點數畫出了《河圖》與《洛書》。兩宋間人朱震于《周易圖》(即《漢上易傳卦圖》)中列出了劉牧的《河圖》與經李覯合二為一的《洛書》,楊甲亦于《六經圖·大易象數鉤深圖》中抄錄了朱震所列的《河圖》與《洛書》。此間凡引用黑白點數圖書解說《易傳·系辭》“天地十數”或“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之說者,皆以九數為《河圖》,十數為《洛書》。既是朱熹之前,無有以十數為《河圖》,九數為《洛書》者。

  朱熹、蔡元定著《易學啟蒙》,書中易置了李覯刪定的劉牧圖書,以十數為《河圖》,九數為《洛書》。辯說《河圖》原本就是十數,《洛書》原本就是九數,責怪劉牧“臆見”,易置了圖書“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其實,劉牧的《洛書》有“生數”與“成數”兩幅圖,是經李覯合為一幅。顯而易見,是朱熹、蔡元定易置了劉牧及李覯的圖書。

  《易學啟蒙》有“舊圖”與“新圖”之分。今見《四庫全書·御纂周易折中·易學啟蒙》中的易圖是“新圖”,而其“舊圖”則被朱熹弟子列于《原本周易本義》之首?!芭f圖”與“新圖”中皆列有《河圖》與《洛書》。下圖即今見列于《周易本義》卷首的《河圖》、《洛書》。

  朱熹以十數為《河圖》的根本理由,是因為《易傳·系辭》中有“天地十數”之說,“此一節,夫子所以發明《河圖》之數也”。而《系辭》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之說,是“泛言圣人作《易》作《范》,其原皆出于天之意”,不能否定《河圖》、《洛書》與《周易》的關系。

  前人一般以為“河圖”出于伏羲之世,而“洛書”是大禹治水時“神龜負書出于洛水”。劉牧則說圖書皆并時出于伏羲之世。朱熹、蔡元定則說“伏羲但據《河圖》以作《易》,則不必豫見《洛書》,而已逆與之合矣。大禹但據《洛書》以作《范》,則不必追考《河圖》,而已暗與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誠以此理之外,無復他理故也?!笨梢?,朱熹易置圖書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其“理學”服務。要使得“河圖”與“易大傳”聯系起來,就必然以天地十數為“河圖”,如此方是“天之意”,方會“此理之外,無復他理”。

  然而,朱熹考證十數為“河圖”的證據,卻多是站不住腳或自相矛盾的。一是引偽《孔傳》伏羲則“河圖”之文以畫八卦說及《漢書》劉歆“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畫之,八卦是也”之說,漢人以“河圖”為“文”,無有以其為黑白點數者,與朱熹十數黑白點《河圖》無關;一是引偽《關子明易傳》說,而朱熹已說“《關子明易》、《麻衣易》皆是偽書”(《朱子語類》,以下引用同出本書);一是引《大戴禮》“鄭玄注云法龜文也”,然而鄭玄并沒有注《大戴禮》,其注為北周盧辨為之;一是引邵雍“圖圓書方”之說,然而張行成已說“河圖無十”為圓,“洛書有十”為方。

  《易學啟蒙》推“圣人則之”圖書畫卦,曰:“河圖之虛五與十者,太極也。奇數二十,偶數二十者,兩儀也。以一二三四為天,六七八九為地,四象也。析四方之合,以為乾坤離坎,補四隅之空,以為兌震巽艮者,八卦也?!鍟撈渲?,則亦太極也。奇偶各居二十,則亦兩儀也。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縱橫十五而互為七八九六,則亦四象也。四方之正,以為乾坤離坎,四隅之偏,以為兌震巽艮,則亦八卦也?!?/span>

  然而,從朱熹“伏羲畫卦皆是自然,不曾用些子心思智慮”、“方伏羲畫卦時只有奇偶之畫,何嘗有許多說話”、“伏羲當時偶然見得一是陽,二是陰,從而畫放那里”之說中可知,他的一貫主張是:圣人據一奇一偶而畫八卦。至于信有河洛圖書,則是“所謂仰觀俯察近取遠取,安知河圖非其中之一事耶”、“則雖未必便是真圖,然于象數本原亦當略見意味,有歡喜處”、“不敢不信者,正以其義理不悖而證驗不差爾”。

  待到朱熹晚年似有所反省,曰:“河圖洛書于八卦九章無相著,不知如何?”又曰:“而自今觀之,如論河圖洛書,亦未免有剩語?!庇纱丝梢?,《易學啟蒙》并非一部嚴肅的易學著作。雖曰“近又嘗編一小書,略論象數梗概。竊自謂學易而有意于象數之說者,于此不可不知,外此則不必知也”,然其所論亦自與平日所談相互矛盾,“外此”則須知也。

  自朱熹把十數《河圖》與九數《洛書》列入《周易本義》與《易學啟蒙》之后,特別是于明清兩代,因其立于學官的地位影響,學易說“河洛”圖書者大都宗之,而很少有人再提起劉牧的“河洛”圖書。

  前幾年,有幾位大學里的學者聲稱“破譯了河圖洛書的千古之謎”。他們所指的“河圖”與“洛書”,卻都是朱熹于書中所列出的《河圖》與《洛書》,僅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盡管說“不知者不怪”,然而由此事可以看出,對易圖的基礎研究的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思考題:

  1朱熹為什么要易置劉牧和李覯的“河洛”圖書?

  2《易學啟蒙》“本圖書”一篇為何而作?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