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來吉亨
本義 泰通也為卦天地交而二氣通故為泰正月之卦也【胡仲虎曰三陽來而居內三隂往而居外隂陽之正惟泰卦為然乾坤至履陽三十畫隂三十畫隂陽數適相等然後為三隂三陽之泰泰豈偶然哉三隂三陽往來之卦凡二十而泰否適居其先故彖辭獨以往來言 又曰乾四月卦坤十月卦本義於乾坤不言獨自泰正月以下言之何也自乾坤二卦上篇泰否臨觀剝復六卦三十六畫而隂之多於陽者十二下篇遯大壯夬姤四卦二十四畫而陽之多於隂者十二又上篇自泰正月而臨十二月而復十一月陽月則順數已往自否七月而觀八月而剝九月隂月則逆推未來下篇自遯六月而姤五月隂月則順數既往自大壯二月而夬三月陽月則逆推方來以上必皆除乾坤然後見其多寡逆順自然之序此本義所以斷自泰正月首言之也至若乾不言四月而言之於下篇之姤坤不言十月而言之於上篇之復蓋先天圓圖坤在剝復之間後天以復次剝剝復又自有坤下坤上先天乾在姤夬之間後天以姤次夬夬姤又自有乾上乾下此坤十月之卦不言於坤而言於復乾四月之卦不言於乾而言於姤也乾坤隂陽之極剝復夬姤隂陽消長之際也讀本義者不可以不知】
【見易曰陽固有盛於泰者隂固有盛於否者聖人所取於泰非取其陽之盛取其隂陽交也所惡於否非惡其隂之盛惡其不交也故處泰之時利用交不在於用君子而在於使小人化為君子處否之時利用不交不在於攻小人而在使君子不亂小人之羣是故調停之說宜於泰而不宜於否也】
【今按先天圖夬姤夾乾剝復夾坤隂陽消長其機甚迅隂自四月已萌則四月之為純乾者無幾時至姤五月一隂生矣而始追數乾為四月之卦也陽自十月已萌則十月之為純坤者亦無幾時至復十一月一陽生矣而始追數坤為十月之卦也乾坤隂陽之大父母姤復隂陽之小父母故於此特詳慎言之】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隂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蔡虛齋曰萬物通乃是氣通凡二氣之通必須於萬物之通見之 內君子而外小人不是君子在朝廷小人在邦國只是內者為主而用事外者退聽而已魏文靖事宋穆陵進講泰卦曰在外而心腹是寄不為外在內而情意不屬不為內此辨內外之最清者
○蘇子瞻曰泰不及壯夬之盛也聖人安於泰者以為小人不可盡勝必欲迫驅之使窮而無歸則勝負之勢未有決焉惟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為無措然後君子之患無由而起此泰所以安也】
【見易曰二氣本不可相無交則氣通交則自然內陽而外隂】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本義 財成以制其過輔相以補其不及【朱子曰財成是裁截輔相是佐助天地之化籠統相續下來聖人裁之如氣化一年一周與他截作春夏秋冬四時之類 熊南沙曰乾坤而後隂陽各三十畫然後為泰無過無不及也既泰之後制其過補其不及所以保泰也火傳曰天之氣周於地之氣常先三候而到故參差不齊聖人裁成輔相之法亦惟寓以扶陽抑隂之義而後得其中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王註 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見易曰茅柔類也初與四應四亦上卦之初也拔茅使以其彚征此化異為同化小人為君子傳曰志在外也外指外卦而言若其內之同德者皆已向用何待於初之拔乎四之不戒以孚孚於初也故泰以交為道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王註 尚猶配也中行謂五 本義 九二以剛居柔在下之中上有六五之應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王伯厚云復曰朋來所以致泰泰曰朋亡所以保泰于蔡虛齋曰包荒馮河不遐遺朋亡雖四事各有箇中行非必合二者而言之乃為中行也蓋不能含容非中也當斷不能斷亦非中也泄邇非中也忘遠亦非中也中也者天理之當然恰好者耳】
【見易曰五為中行之主與三隂同體固不欲分別君子小人過嚴也九二包荒所以相得二以剛中之德能盡破其異同之見如馮河之勇無所疑忌隂雖遠而不之遺陽雖近而不之比謂之朋亡併初與三皆能化之以忘其朋而成泰交之治也】
【火傳曰光則心事共見大則度量足容是能包荒是能得尚於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笤粺o往不復天地際也
本義 將過於中泰將極而否欲來之時也【時論曰小畜自上畜下攣如之孚五下孚四也泰自下交上勿恤之孚三上孚四也此際交則天地交矣 訂詁曰六四居三隂之下羣隂所從以接陽九三居三陽之上羣陽所由以接隂二爻正相交之地爻中二孚字相應火傳曰泰之時君子小人分內外而已無所為朋比之分也故君子小人未嘗不相孚以成泰治迨泰運將衰時勢變而小人心亦變矣艱貞無咎君子於此有戒心焉勿恤其孚不因是而遽生異同也如是雖君子道消亦可以不及於禍無禍斯為福矣至否之九四曰疇離祉猶共食此福也否之四即泰之三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隣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本義 已過乎中泰已極矣故三隂翩然而下復不待富而其類從之不待戒令而信也【胡仲虎曰不待富而其類從之必求者小人之勢也不待告戒而自相從期於必信者小人之心也 蔡虛齋曰隂主利以隂之能言也隂不富以隂之質言也】
【火傳曰小人無交以勢利為交勢利與共則臭味與同非其共者不能同也故翩翩之來因其皆失實也不戒以孚孚本於中心之願然後知向來與君子之孚皆面交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本義 以隂居尊為泰之主柔中虛已下應九二吉之道也【焦弱侯云治泰之事九二主之六五獨享其成故二爻言事而不及福五爻言福而不及事尚如舜尚見帝歸如帝女釐降其交如此 訂詁曰帝乙象五妹者指上卦二隂五能屈隂以從陽則上下志同而泰道成矣二曰尚五曰歸一往一來之義】
【見易曰六五虛中應二共成泰治五無所為也惟能享泰時之福而已故曰以祉元吉以祉者如嫁女於人不以他長惟以福耳以其福即能造一家之福九三所食之福亦由此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程傳 掘隍土積累以成城如治道積累以成泰泰終將反於否如城圮復反於隍也【丘行可曰泰過九二則曰無平不陂過六五則曰城復於隍泰以二五為中過則否矣胡仲虎曰命亂則復否告命以治之不付之於不可為也 虞仲翔云有水稱池無水稱隍】
【見易曰城復於隍則其邑危矣互相告命以自為備可也用師何為乎君子以仁義為干櫓以禮法為藩翰自邑告命以此而已夬之彖亦曰告自邑不利即戎聖人於吾道盛衰之際一以正已為主不欲君子之有爭也】
【今按泰卦自初至五皆共成泰治者也本義以二五上下交為致泰之主然當泰時而使內外無有異同者則三四彌縫其間也故六四之翩翩不富以從陽也不戒以孚孚於陽也傳曰皆失實也言三隂皆在外有高位之名而無任事之實失實猶言失勢也賴九三之孚於四故皆翩然而至謂之中心願者明無所矯強也故泰五爻皆言泰也惟至上六為泰之終終則必變古今無長泰不否之理城復於隍天之命矣命豈可以力爭惟互相告戒知命不可違各守其貞以自盡而已傳曰其命亂也天有治命有亂命若此者其亂命也至否之九四曰有命則亂者又將治矣】